新闻
-
6G赛道热度持续升温 上市公司回应市场关切
近日,6G概念关注度居高不下。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的相关提问十分密集,多家上市公司也踊跃回复。3月16日,振华科技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产品可应用于中国卫星、中国卫通等卫星通信以及6G相关领域。 此外,由国...
-
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
3月16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销售额同比下降30.3%,市场份额下降2.4个百分点。 百强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央国企份额逆势提升:2022年,...
-
30岁以上的烟民看过来!这个改变再不做就晚了
近日,华盛顿大学发布的论文指出,30岁及以上的中年烟民改用电子烟可全面提高生活健康水平,让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甚至社会经济地位都得到有效改善。 研究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等公共卫生机构支持,论文...
-
北京北部地区商业年底迎新,北辰荟助推亚奥商圈提...
城市变迁,造就区域变迁的方方面面——从大广场、宽马路、摩天楼、新小区,到传承、文脉、幸福感、软环境。打开北京城市版图,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逐渐成型的背景下,位于规划机遇区的亚奥商圈,已迎来新一轮跨越...
-
商业市场处于淡季周期 小面积公寓成市场亮点
在住宅市场回暖明显的时候,商业市场仍在酝酿蓄力。从近期成交数据来看,2月是广州商业市场传统淡季,供求季度性回落。由于缺少大宗成交,整体成交略显平淡。其中,社区商铺、南沙写字楼以及30平方米-50平方米的...
财经
-
以“邮”为媒话党史 牛街街道枫桦社区打造邮票特色党...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以深入实施“双提升”工程和“红墙先锋工程”为契机,依托“楼院+”党建项目,对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侧墙宣传栏、休闲座椅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以邮票为载体,以“邮票上的党史”为主题打造邮...
-
近视防控机构有多少“坑”?花两万元视力反降
“花了快两万元治近视,结果视力没改善,反倒下降了”……当前,近视防控机构生意火爆,但不少家长吐槽被“套路”。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通过渲染“近视焦虑”、虚假广告宣传等兜售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
-
需求前景继续承压 油价波动或加大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14日,由于美国新一轮通胀数据强劲及加州硅谷银行倒闭,从而加剧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原油期货大幅收跌。 美国劳工部下属劳工统计局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
年内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额近5万亿元
开年以来,银行同业存单量增价涨的趋势仍在持续。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3月15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5699只,实际发行额度近5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此外,3月1日至3月15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加...
-
“工行北京新街口安华桥西支行”跨越三十三年的温暖
一张张九十年代初开立存单的兑付,背后是工行人不啻艰辛的付出;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感谢,表达了对工行新街口支行暖心服务的肯定。 2023年2月24日,客户冷阿姨在子女的陪同下来到工行新街口安华桥西支行。一进门...
电价改革启动三日:部分地区交易电价“顶格上浮”
发布时间:2021/10/20 新闻 浏览:135
“管住中间、放开两头”,10月15日,随着新一轮电价改革启动,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又迈出重要一步。
《证券日报》记者查询各地电力交易中心官微后发现,电价改革启动3天以来,山东、江苏等地已各自组织开展了深化煤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的首次交易,成交均价较基准电价“顶格上浮”(不超过上浮20%的价格最大值)。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电价改革扩大了市场交易电价的上浮范围,有利于平衡现阶段电力市场各方矛盾冲突与利益诉求,缓解电力供应紧缺情况。
缓解电力供应紧缺局面
10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简称“国常会”)强调,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由分别不超过10%、15%,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并做好分类调节,对高耗能行业可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
为落实国常会工作部署,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四项重要改革内容:一是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二是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三是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四是保持居民、农业、公益性事业用电价格稳定。新规自10月15日起实施。
天风期货研究所煤炭研究员康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作为发电主要动力来源的煤炭价格节节走高,秦皇岛港发热量5500大卡的动力煤已从3月份的600多元/吨上涨至当前的2350元/吨。与煤价相比,电价则相对刚性,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的浮动范围在此轮电价改革前仅可上浮10%。虽然燃煤电厂在国家统一指挥下仍坚持保障电力供应,但不断累积的亏损却在客观上影响了发电的积极性。此轮电价改革扩大了市场交易电价的上浮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燃煤电厂的亏损问题,有利于电力供应稳定。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在此轮电价改革实施首日,山东、江苏等地电力市场成交价均较基准价有所上浮,基本触及此轮电价改革要求的上限。例如,10月15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开展了深化煤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的首次交易,共有49家燃煤发电企业(97台机组)与79家售电公司和5家电力用户参与,成交电量110.7亿千瓦时,成交均价较基准电价上浮19.8%;江苏同日组织开展了10月中旬月内挂牌交易,共成交电量19.98亿千瓦时,成交均价468.97元/兆瓦时,较基准价上浮19.94%。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从两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解析称,电价改革首日,江苏省和山东省成交电价上浮近20%,直抵最高浮动电价上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江苏省和山东省是我国除内蒙古自治区外火力发电最高的省份,也是除广东省和浙江省外电力缺口最大的省份,减排压力也较大。在内蒙古自治区不缺电力还外送电力的情况下,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等四省的外购电力需求最大。二是电价接近20%的“顶格上浮”成交,说明购电省份的电力市场需求旺盛,当地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实际上,今年八九月份已有部分地区下发电价改革方案。例如,贵州、广东等省份先后发布通知,执行分时电价政策,在平段电价基础上,上下浮动一定比例,形成高峰电价和低谷电价,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此外,浙江省发改委将分时电价政策调整范围限定为大工业电价用户(不包括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等),一般工商业、居民、农业生产等电价用户的分时电价政策本次不调整;一般工商业电价用户自2024年起全部执行分时电价,具体价格和峰谷时段另行制定。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竞争化与市场化交易形成的电价,可以较好地平衡发电侧、配电侧与电力用户的供求关系,引导电力资源配置与产销,促进电力生产,以提升电力保供能力,是现阶段平衡电力市场各方矛盾冲突与利益诉求的较好方式。
“价格机制改革是电改的核心。”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电价改革的意义是缓解当前煤电矛盾和限电现象,缓解电力供应紧缺的困境,让电价更好地反映电力市场供需形势和发电企业的成本变化,建立市场化电价形成机制;引导工商企业和居民理性用电、绿色用电,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上市公司回应市场关切
电价改革也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部分投资者在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对相关产业的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和应对措施等进行了提问,上市公司给予了积极回应。
深圳一家上市公司回应称:“公司2021年上半年市场化电量占比约37.90%。公司将紧跟电力市场改革形势,主动适应电力市场,加强电力市场营销能力建设,争取更优的电价。”
另一家新能源公司则回应称,“目前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基准价按当地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此次修改对上下浮动范围做出了调整,若基准价上调,将对公司收入和盈利产生积极影响。”
康健认为,“电价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力企业的售电价格,但当前煤价依然较高,燃煤电厂需要通过与煤炭生产企业签订长协保供协议来保障电煤供应稳定,同时平滑电力生产成本。高耗能企业则要重新考虑其生产成本,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践行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战略方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定价权。”
在吴琦看来,电价改革将带来多方面影响。首先,对发电企业来说,有利于缓解煤价高企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发电侧全面放开煤电机组进入市场,用电侧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面进入市场,按市场价格购电,有利于形成发电侧和售电侧“多买多卖”的竞争性市场。其次,对电网企业来说,将逐步退出经营性用户的统购统销业务,回归提供输配电、保障性用户供电服务的本源和主业。第三,对高耗能企业来说,交易电价上浮更多,用电成本将大幅上升,有利于遏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推动企业加大节能技改投入和绿色化转型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