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转得动、产得出、送得到 粮食供应不能”掉链子”
发布时间:2021/09/12 新闻 浏览:173
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够不够吃、质量好不好的问题,还有粮食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会不会“掉链子”的问题。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主题为“强化供应链韧性,共筑全球粮食安全”的2021年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应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粮食供应链,增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能力,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不确定性风险的挑战。这个观点备受关注。
众所周知,粮食供应链是由粮食种植、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组成的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关键时刻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粮食的稳定供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粮食供应链正常运转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各种因素叠加,给全球粮食供应链带来巨大冲击,粮食供求平衡受到干扰,全球粮食不安全人数显著增加,其影响程度和频率在不断上升。近几年,个别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贸摩擦不断。面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全球粮食供应链依然能够“转得动、产得出、送得到”,帮助企业扛过危机,才有未来。这就是供应链的韧性。
对于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建设韧性强劲的粮食供应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为重要。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还有多元化的进口渠道、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抗逆性和协同性持续增强,使得我国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和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冲击,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零饥饿”目标提供了有益借鉴。
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供应链虽然在应对重大风险方面显示出了较强韧性,但也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种业不强、产业链条短等问题,进口来源过于集中、缺乏大宗农产品定价权等短板和不足有待解决。对此,必须立足国内,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现代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建设,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供应链风险治理能力,积极推动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供应链各环节有机融合、有效链接、有效运转,确保粮食稳定供给、市场平稳运行。
粮食进口已成为我国建设粮食供应链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外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格局。当前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我国持续深化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国际合作,维护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坚决反对把粮食作为政治博弈的筹码,力争通过国际合作,阻止打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恶劣行为。
粮食企业是我国参与全球粮食供应链建设的主体。在2021年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国际论坛举办期间,中粮集团联合粮食供应链跨国公司、知名企业和专业组织等机构共同成立国际粮食现代供应链联盟,作为推动全球粮食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该机构的成立,有助于帮助更多有条件的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建设,扩大粮食“朋友圈”,与世界各国优秀的粮食企业建立起更为紧密的上下游合作关系,从而有助于形成更加安全、稳定、合理的国际粮食安全新局面,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出中国粮食企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