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全国碳市场较上月涨幅15.47% 量价稳定活跃度仍待提升
发布时间:2021/08/14 新闻 浏览:357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自7月16日上线交易以来已近“满月”,整体来看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市场运行平稳。截至8月1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收盘价55.43元/吨,相对于碳市场上线时48元/吨的开盘价,累计涨幅15.47%。
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000余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运行首日成交均价51.23元/吨,当日累计成交410.4万吨,成交额逾2.1亿元。
不过,从成交量看,全国碳市场上线至今,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逐渐走低,部分交易日单日交易量仅2万吨。截至12日,市场累计成交量646.78万吨,累计成交额3.26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碳市场交易情况整体符合预期。“企业开户后不是立马需要交易,离履约截止日还早,企业需要交易数据来对后续市场价格走势做出判断,这也需要时间。”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的一位企业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解释说。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咨询事业部总监孟兵站也表示,根据此前各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经验看,交易高峰往往出现在履约期到来前。预计随着年底履约期到来,全国碳市场或迎来一波交易高峰,价格也会有所上涨。
除履约期因素外,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碳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品种单一也是影响活跃度的重要因素。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指出,当前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限于控排企业,专业碳资产公司、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暂时没有拿到碳交易市场的入场券,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金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活跃度的提升。
更多行业的纳入已经提上日程。据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透露,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全国碳市场将扩大行业的覆盖范围,逐步纳入更多的高排放行业;逐步丰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提升市场活跃度。
“生态环境部连续多年开展了钢铁水泥等建材、航空、石化、化工、有色、造纸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与核查工作,上述行业都有非常扎实的数据基础,已经委托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提出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生态环境部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刘友宾表示。
谈及如何进一步提升碳市场活力,董战峰建议,可以在碳市场政策手段上,加快推进碳期货市场等碳金融发展政策创新,比如鼓励积极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运营碳期货、碳期权等碳金融工具,引导金融机构等探索设立市场化的碳基金。
在碳市场运行机制方面,董战峰认为,应充分发挥碳市场的压力传导机制,合理确定企业排放成本,使碳排放成本内部化,包括逐步从免费为主的分配方式向拍卖为主的分配方式转变,从碳强度减排向碳总量减排转变,市场主体从控排企业为主转向控排企业、非控排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个人等多元化主体等。
此外,地方试点碳市场也可以作为全国碳市场的有益补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地方试点碳市场仍需进一步与全国碳市场进行对接,形成统一的定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围绕地方减碳约束试点探索新的交易模式和方法,并逐步与全国的碳交易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