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长和天价交易更多细节曝光意大利家族接手成关键「...
数据源:星岛日报 长和(001)上周出售中港以外的港口业务,套现达190亿美元(约1482亿港元),再有更多洽谈细节曝光。消息指,新买家以贝莱德牵头的「BlackRock-TiL」财团,当中最关键其实是TiL主席兼母企MSC...
-
反美商业胁迫中央重视商业公平环境
撰文王涵 资料来源:资本平台 特朗普重返白宫,由原来的「孤立主义」走上「扩张主义」的道路: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州」、占领格陵兰、夺下巴拿马运河。地缘政治明显风险升温,各国企业也重...
-
陸振球:中央呼吁提供公平营商环境 尽显大国度
来源:香港财经时报 两会期间,中央提及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事有凑巧,长和于本周二晚宣布以接近1500亿港元天价出售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业务予美国资产管理巨头BlackRock爲首的财团,当中包括巴拿马的两个港...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财经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武雅斌 中国企业应积极推动构建可持续的绿色价值链
发布时间:2022/11/10 财经 浏览:207
近年来,气候变化、疫情等对全球化体系及全球产业链产生冲击。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怎样平衡经济增长和能源减排的关系,我国又该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上寻找新的竞争力来源?
围绕这些问题,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对话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主任武雅斌。他表示,减碳过程如果不加辅导,会对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造成影响,因此政府应该出台一些相应的扶持措施,降低减排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实现碳中和的一个前提是能源安全。在武雅斌看来,未来的能源安全着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即化石能源比重进一步下降,绿色能源的比重逐渐上升;二是智慧能源技术和系统的广泛应用。这两个方面将成为未来影响力投资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的热点。
在减碳过程中,政府应出台扶持措施赋能中小企业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如何解决经济增长和能源减排的关系?
武雅斌: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分两个阶段来看,前一个阶段(指碳达峰阶段)我们是有迹可循的,西方发达国家大概从2007年到2013年已陆续实现了碳达峰,碳达峰是一个数值拐点,它们有一些技术成果、政策经验及教训可以借鉴。
例如日本实现碳达峰后,碳排放量连年降低,从2013年到2020年减少约18%,代价是产业活动减少了约20%,一些日本企业被迫面临生存转型。
这就说明减排有成本,减碳过程如果不进行辅导,会对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出台一些相应的扶持措施,设置政策过渡期,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赋能,降低减排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疫情影响下,产业经济的增长点在哪里?内在动力是什么?
武雅斌: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资本不会睡觉,创新不会停步”。疫情发生以来,虽然人员流动和交往减少,但有些产业异军突起,有几个例子。
一是免接触行业,很多机构已经转变了办公方式,很多会议转为线上召开,有的国际组织执行了“workflexibility(弹性工作)”制度,给大家更多的选择和自由。线上会议的软硬件市场规模迎井喷式增长,云上展览会、洽谈会等交易撮合量也在逐步提升。二是线上文旅业,通过AR、VR等技术让大家沉浸式地游览看展,虽然不能取代现实旅游消费,但这是很好的尝试,还能解决未来部分线下景点承载力有限的问题。三是大健康,包括飞盘、自行车等过去可能没有受到太多重视的体育项目或产业,现在越来越流行。另外还有预制菜、医药、PPE和抗疫物资等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的市场已在慢慢转型,而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迫切地需要这种生产能力和产品,最近我们就在向非洲市场推广中国的PPE(个人防护设备)物资和产品,这些都是企业可以去探究发展的方向。
全球价值链讲求合作共赢,要优势互补、协同共生
新京报贝壳财经:从全球价值链位置看,中国部分产业跻身全球中高端,也有部分产业环节处在中低端,可从哪些领域挖掘合作潜力形成互补?有哪些合作新机?
武雅斌:全球贸易中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80%以上的贸易是价值链贸易,即一个产品的诞生需要多个国家或者地区提供不同的生产要素,也就是需要国际合作才能实现。
从2016年开始,中国多部门就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全价值链发展”的范例。2017年9月,“复兴号”列车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复兴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走向“制造强国”、占领高铁生产技术全球制高点、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标志。
虽然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进程中,中国还面临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对终端产品价格的掌控力较低、产业转移和订单转移等问题,不过中国正在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腾笼换鸟”的意义。
一方面,把一些已经不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尽快淘汰或转移,为产业升级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腾出足够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研发创新、市场开拓和在国际市场上的收购并购,从价值链的更高端切入,争取更多的国际合作。
在近两年新冠疫情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背景下,中国更加注重补链、延链和强链,特别是对少数关键技术装备,更是加大技术引进和研发力度,双管齐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并重,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全球价值链中讲求的是合作共赢,不能“赢者通吃”,要形成“命运共同体”,把更多利益攸关方通过价值链深度联结在一起,不断挖潜,优势互补,协同共生,不断把蛋糕做大,这样才能行稳致远。
同时,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带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掌握绿色发展、智能制造时代的主动权,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绿色价值链。
数字化转型一定要关注包容性发展问题,不让任何人落下
新京报贝壳财经:极端天气及能源转型会提升绿色投资相关的物理风险,这是否会影响社会资本的选择?怎样降低风险、提升相关投资的吸引力及机构主体的活跃度?
武雅斌:能源动力从来都是历次工业革命最核心的应用场景。新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未来的能源安全着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即化石能源比重进一步下降,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逐渐上升,特别是绿色能源将成未来能源构成中的主体。二是智慧能源技术和系统的广泛应用。一直以来,能源电力产业是全球减碳的重头戏,必须通过数字化改造,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提升效率,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韧性。以上两方面将成为未来影响力投资和ESG投资的热点。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用数字化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们整体数字化技术的水平如何?还有哪些挑战,您对此有何建议?
武雅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中国不断实现产业跃迁,在不少核心领域走入世界前列,与发达国家呈齐头并进之势,这是非常可喜的。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中国在部分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掌握上仍需继续努力。
同时,数字化的实现,以数字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为前提。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数字化发展不均衡。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一定要关注包容性发展问题,不能形成新的“数字鸿沟”,“不让任何人落下”。
零碳化恰恰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倒逼机制,它是转型的压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共生协同发展的。比如一个企业在长沙改造了所有的数字交通路口,信号装置等,由于它减少了拥堵,减少了汽车在路上行驶的时间,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客观上达到了减碳效果。
短期来说,碳减排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必须要付出的成本,也是这些国家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
从长期来说,这是对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锤炼,没有减碳零碳指标是没法进入国际市场的,也无法成为一个真正国际化的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发达国家有义务和责任进行技术援助,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该互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