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新闻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六边形战士”?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

新房装修,防水工程无疑是重中之重。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胶市场,不少业主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尤其是“瓷砖胶...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财经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14 财经 浏览:243

过去十年来,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在银保监会日前举行的第289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吉林、福建、陕西三地银保监局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和监管工作的举措成效。

银行业保险业发展成果显著

吉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春武表示,十年来,吉林全省银行业各项贷款增长1.8倍,总量接近2.6万亿元;各项存款增长1.5倍,总量超过3万亿元;保险业原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3%,保障金额年均增长32%,保险深度由2.7%上升至5.2%,保险密度由865元每人上升至2911元每人。

十年来,福建银行业总资产增长了2.8倍,保险业总资产增长了2.9倍,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建设取得成效。据福建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丛林介绍,截至目前,福建已累计引进31家银行保险机构,组建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多类型地方法人机构,农信社通过改制进一步激发活力;同时,推动金融服务向基层延伸,银行机构乡镇覆盖率、保险服务行政村覆盖率均达到100%,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

“十年间,陕西银行业保险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陕西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晋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陕西银保监局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和网点增加了1417家,全省基础金融服务实现了村级全覆盖;银行业、保险业资产规模分别是十年前的2.7倍和3.6倍,各项贷款余额4.73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3%。保险深度由2.53%上升至如今的3.92%,保险密度由973元上升至如今的2956元,保险业赔付支出年均增速15%。

十年间,陕西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化险不断深入推进。据黄晋波介绍,65家农信社改制重组为农商行,西安银行成为西北地区首家在A股上市的银行。陕西作为全国车险改革首批三个试点的省区之一,率先启动改革。目前,车均保费已较改革前下降近50%,累计为全省车险消费者节省保费支出195亿元。大病保险服务项目已覆盖全省3000多万城乡居民。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近十年来,陕西银保监局累计处置不良贷款2396亿元,清理不规范保险中介机构1006家,法人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900多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在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的同时,三地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也得到显著提升。

徐春武表示,十年来,吉林全省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91%,年均增加超1000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77%,年均增加超100亿元;保险机构累计为新材料、首台(套)产品提供保险保障122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信息技术、科研等领域贷款同比增速均超过30%。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面对今年上半年暴发的此轮疫情,吉林银保监局引导全省银行保险机构主动对接各类企业4.6万户次,累计投放贷款3498亿元,为企业支付保险理赔13亿元。此外,还累计对1694亿元贷款本金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0.6亿元。数据显示,上半年,吉林全省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等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1%、18.1%、14.8%,普惠型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较年初下降0.7个百分点。

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约67%的GDP、70%的税收以及80%的就业。更好地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福建银保监局强化金融助企纾困的重点之一。

据丛林介绍,十年来,福建银保监局辖内小微企业贷款增长了20.6倍,年均增速达到35.9%。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自有统计以来年均增长达到了25.6%,贷款户数增加了31.4万户,平均贷款利率下降了2.17个百分点。疫情发生以来,福建银保监局积极推动金融创新,联合财政等部门设立了7期共700亿元的纾困贷款,累计支持受困企业超过2.3万户。据悉,今年,福建银保监局进一步优化纾困贷款机制,指导银行机构对接交通、旅游等主管部门制定的纾困企业“白名单”,实现“见单即贷”。

陕西银保监局则将支持科技创新作为引导金融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的重点方向。“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银行业科技型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0%,服务企业近万户,全省保险业积极发挥科技保险作用,一批‘卡脖子’‘初创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得到了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黄晋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服务民生重点聚焦新市民

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过程中,上述三地银行业保险业聚焦民生领域,以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年来,吉林省教育行业贷款年均增长4.5%,健康险保障金额年均增长54%,责任险保障金额年均增长23%。吉林暴发此轮疫情以来,吉林银保监局引导银行机构主动向医疗卫生防疫、“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等民生领域发放贷款437.2亿元;推动保险机构将意外、疾病等保险责任扩展至新冠肺炎,提供保险保障2941亿元、惠及179万人次,为疫情防控和重点民生物资保供稳价领域提供保险保障125亿元。

吉林银保监局还制定出台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行业的支持力度。今年上半年,其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开发新市民专属金融产品20余个,提供保险保障金额近20亿元。

福建银保监局将进城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新市民群体作为普惠金融重点支持对象。今年以来,针对新市民群体面临的抵质押品和信用不足难题,创新探索“城乡联合贷”,其中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的“新市民贷”已累计授信8.1亿元。

福建新市民群体总量大、布局散,但在输入地又呈现一定产业聚集性,如三明“沙县小吃经营群体”、福州永泰“建筑产业工人群体”等。对此,丛林表示,福建银保监局推动银行机构与输出地政府合作,选择产业链条清晰的行业,搭建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新市民“集中上网”,建立产业集群经济活动数据库,银行机构配套提供“供应链+订单”“供应链+流水”等供应链金融服务。

此外,福建银保监局还指导推出“八闽保”“惠闽宝”等定制型普惠医疗保险,累计覆盖全省243.8万人次,赔付支出4487万元。针对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市民集聚群体,指导推出“安业保”“骑手保”等意外伤害险和医疗险等。

积极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三地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的重要亮点之一。

徐春武表示,截至今年6月末,吉林全省涉农贷款余额5892亿元,在各项贷款中占比23%,多年保持较高占比;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2.2亿元,同比增长57%,提供保险保障金额1257亿元,同比增长69%,参保农户114万户次。

在支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吉林全省支持种业振兴、黑土地保护、耕地保护等贷款余额合计205.3亿元;政策性和大型银行支持水利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贷款余额282.6亿元。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480亿元,同比增长9.21%。

与此同时,吉林银保监局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发展,解决“三农”发展后顾之忧。2022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保险费率同比下降了12%至28%;6种作物种植成本保险和玉米、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的相对免赔率由30%统一降至25%;玉米、水稻保额由2012年的每亩200元、267元提高至目前完全成本保险的750元、1100元;完全成本保险实施范围扩展至全部产粮大县;地方特色产品保险已覆盖食用菌、人参、杂粮杂豆等40个特色品类。

陕西银保监局则将支持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作为支持“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

据黄晋波介绍,辖内银行机构推出了“苹果贷”“生猪贷”“木耳贷”“茶业贷”“新社区工厂贷”等50多款特色化的信贷产品,辖内保险机构也推出了苹果、设施蔬菜等460余款特色的农险品种。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革命老区县各项贷款余额近万亿元,保险保障金额3.9万亿元。同时,陕西银保监局指导银行机构助力老区改善交通、饮水、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条件。例如,指导国开行陕西省分行通过直贷等模式重点支持全省革命老区基础设施项目,信贷规模超过1000亿元。督促保险机构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助力兜牢民生底线,防止老区群众因病、因灾、因学返贫,在榆林佳县、安康汉阴县等革命老区落地防贫保项目。

此外,陕西银保监局还在金融知识普及上发力,引导督促银行保险机构举办小微金融服务政策推介会,探索点对点金融顾问服务机制,进村入户普及金融知识、宣讲金融政策,努力畅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