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夏收过后 开启夏播
发布时间:2022/06/07 财经 浏览:212
截至目前,我国已连续十八次迎来了夏粮丰收。每一次夏粮丰收中,田野中的滚滚麦浪,饱满金黄的麦粒,逐浪前行的麦客总是夏收中的主角。的确,谷物是夏粮最主要构成部分,而谷物的核心作物就是小麦。据国家统计局近三年(2019-2021)公布的数据显示,谷物产量占夏粮总产量的比例约为93%,在近年夏粮丰收总产量中,小麦产量占比均超过92%。
夏粮的丰收也不仅仅局限在麦田,长江中下游地区挂满藤蔓的豆荚、云贵地区匍匐在泥土中的马铃薯同样与小麦合奏着丰收的乐章。初夏之后,我国从南到北,从平原到丘陵,收割机将驶过每一亩摇曳麦穗的田地,夏收的喜悦也将传遍处处山河。
玉米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秋粮的主要作物。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而玉米也同样是黑龙江种植面积第一的粮食作物。同样位于东三省的吉林省玉米面积位列第二。此外,山东、河南、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也都维持在5700万亩,共列“玉米大省”第三名。
黑龙江:>8500万亩吉林:>6300万亩
山东:>5700万亩河南:>5700万亩
内蒙古:>5700万亩
水稻
黑龙江仍以超过5000万亩的种植面积,稳坐秋粮水稻生产的第一把交椅。湖南除已经播种的早稻外,中稻和晚稻的合计种植面积也不可小觑。此外,同属长江流域的安徽、江西、江苏也同样以超过3200万亩的水稻种植面积,跻身“水稻大省”前五名。
黑龙江:>5700万亩湖南:>4100万亩
安徽:>3500万亩江西:>3300万亩
江苏:>3200万亩
(注:玉米、水稻面积为《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1》中仅公开的2019与2020两年的平均数,并不代表2022年各地区播种面积)
大豆
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在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黑龙江省明确今年大豆种植面积比2021年增加千万亩,达到6850万亩。内蒙古大豆播种面积近几年位于全国第二位,2021年曾达1725万亩,本年度扩种目标为430万亩。同时,今年安徽大豆种植面积也逼近千万亩大关,为910万亩。
黑龙江:5831.6万亩(2021年)6850万亩(2022年)
内蒙古:1725万亩(2021年)扩种430万亩(2022年)
安徽:1250万亩(2021年)910万亩(2022年)
(注:大豆面积来自公开报道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夏收不仅仅是小麦
除了夏粮占比超过九成的小麦,实际上按照国家统计局历年的统计口径,我国夏粮包括夏收的谷物、豆类和薯类。其中,夏收谷物主要包括小麦、大麦、燕麦、荞麦等;夏收豆类主要包括蚕豆、豌豆等;夏收薯类包括马铃薯和甘薯。
大麦
大麦的产区分为春大麦区和冬大麦区。其中,可夏收的大麦为冬大麦,产区包括黄淮海地区、秦巴山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西南高原和华南部分地区。我国三分之一的大麦在中东部农区,三分之二在西部农牧结合区,种植者以小农户为主。除了黄淮冬大麦区以啤酒大麦为主外,其他均以饲料大麦为主,大麦啤用量和饲用量比重相当,做啤酒的大麦数量相对多一些。
全年面积:约760万亩(2019年765万亩2020年约764万亩)
全年产量:超200万吨(2019年201.1万吨2020年203.6万吨)
夏收产区:中东部农区
燕麦
我国种植的燕麦主要包括普通栽培燕麦和大粒裸燕麦两种。普通栽培燕麦又被称为皮燕麦,种植于我国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大颗裸燕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莜麦”,分布在内蒙古、河北等地,其中,内蒙古是我国燕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近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调整,燕麦因其营养成分高,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我国燕麦种植面积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全年面积:超500万亩(2019年492万亩2020年543万亩)
全年产量:超60万吨(2019年53.3万吨2020年62.5万吨)
夏收产区:云南、四川、贵州
荞麦
我国荞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于世界首位,荞麦主产于北方地区,作为杂粮作物主要分甜荞和苦荞两个品种,种植比例为2∶1,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大面积种植苦荞的国家。荞麦种植多集中在陕西、内蒙古等地,同时也常被丘陵和山区用作换茬作物种植。
全年面积:超500万亩(2019年582万亩2020年554万亩)
全年产量:超50万吨(2019年54.3万吨2020年53.3万吨)
主要产区:陕西、内蒙古
蚕豆
蚕豆作为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的良好前茬,在轮作或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在稻田土壤培肥和病虫防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目前蚕豆产区主要分为三处,一为北方春蚕豆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河北张家口等地,以干籽粒为主,兼顾鲜食用;二为西南秋蚕豆区,该区是我国蚕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包括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份;三为华东秋蚕豆区,也是我国鲜食蚕豆产业集中优势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
总体面积:1400万亩左右
夏收产区:西南、华东产区
豌豆
豌豆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豆类,也是我国南北方旱地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同样是农业生产中理想的间套轮作作物。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豌豆种植方式及产品用途越来越多元化,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我国豌豆产区分为秋播区和春播区,种植区域遍及全国,收获类型分为干豌豆和鲜食豌豆,夏收期间的豌豆多为南北方产区的干豌豆。
全年面积:约1300万亩
夏收产区:云南、四川、重庆等
马铃薯
马铃薯是继小麦、稻谷、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也是全球马铃薯生产消费第一大国。当前,我国有20多个省(区、市)种植马铃薯,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产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
全年面积:约7000万亩(2019年7010万亩2020年6984万亩)
全年产量:超1700万吨(2019年1777.9万吨2020年1798.3万吨)
主要产区:贵州、四川、甘肃
甘薯
甘薯是世界上第七大粮食作物,在我国被列为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之后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甘薯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甘薯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目前,甘薯已由粮食作物转变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用来鲜食和加工。甘薯种植分布全国各地,分为北方春夏薯区、西南夏薯区,长江中下游夏薯区,以及南方薯区。当下,西南夏薯区已经丰收。
全年面积:约7000万亩
全年产量:超过2300万吨
主要产区:四川、广西、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