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2022年以来68只基金清盘!这些基金也发出“预警”
发布时间:2022/05/26 财经 浏览:234
震荡行情下,2022年以来清盘基金数量已达68只。同时,多只基金发出规模“预警”——资产净值连续多日低于5000万元,已到清盘边缘。
分析人士指出,面临清盘的基金,大多是投资业绩不佳的产品,在投资者赎回后规模下降成为迷你基金。特别是中小基金公司在震荡行情下勉强成立的产品,可能在很短时间内触及清盘线。不过也要看到,在公募基金蓬勃发展期,基金产品形成“进退有序”格局,既是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也是对基民利益的有效保护。
有助于形成良性“代谢”
除已经进入清算程序的基金外,还有不少基金游走在清盘边缘。
5月以来,有易方达中证全指建筑材料ETF、申万菱信安泰瑞利中短债、天弘中证沪港深物联网主题ETF、易方达中证沪港深500ETF、国泰惠盈纯债、融通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等多只基金发布了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的提示性公告。记者发现,其中某些发出规模“预警”的基金产品成立尚不足半年。
某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基金清盘通常存在两方面因素:第一,基金规模过小,持有人会不可避免地因为非投资因素如其他持有人的赎回等,被动承担一些净值波动风险;第二,是为了避免投研力量分散,提升基金公司内部运作效率。
此外,对于濒临清盘的基金,还有一些基金通过持有人大会审议持续运作、修改终止条款来“护壳”。例如,5月11日,泰达宏利基金发布公告称,泰达宏利全能优选(FOF)决定以通讯方式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提议持续运作泰达宏利全能优选(FOF)。截至5月19日,该基金最新规模为1800万元。
上海某基金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持有人大量赎回,也说明投资者对该基金不看好。从这个角度来说,基金清盘是市场的良性“代谢”,也保证市场长期处于一种有效合理的机制当中。
对此,上述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基金公司已经意识到,“保壳”没有意义,在形成足够丰富的产品库后,没有竞争力、市场活力的产品就应该考虑清盘;另一方面,“保壳”的成本很大,可能花费大量心血也并未达到预期结果,市场也不认可,很快又再次沦为迷你基金,不得不清盘。
“进退有序”将越来越明显
实际上,在优胜劣汰趋势下,业绩不佳的基金清盘,逐步成为常态和行业共识。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称:“基金行业的发展,好比一个流动的蓄水池,既要有活水流入,也要为死水排出提供顺畅通道。这既是基金投资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也是对基民利益的有效保护。”
“公募基金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未来3-5年,基金市场‘进退有序’态势将会越来越明显。”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认为,新发基金会维持较快发行速度,规模小的绩差基金也会维持在一个合理的退出节奏,但不会非常频繁。
华南某投资分析人士表示,基金清盘虽然和行情有密切关系,但具体到基金公司层面来看,中小基金公司处境更为艰难。在产品同质化之下,中小型基金公司缺乏渠道、品牌等优势,其基金产品规模往往偏小。特别是在震荡行情下,勉强成立的新基金业绩不佳,可能在很短时间内触及清盘线。
5月中旬,证监会下发《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指出,为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促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对存在“产品开发能力弱,迷你基金、基金清盘、募集失败、已批未募产品变更注册数量较多”等6种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在法定注册期限内采取暂停适用快速注册机制、审慎评估、现场核查等审慎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