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
19宗商品住宅用地拟年内入市
20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发布了2023年第三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涉及19宗地,土地面积100公顷,地上建筑规模221万平方米。据悉,这19宗地将最晚于11月20日组织发布出让公告。 第三轮拟供应用地...
-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通行方式有变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的通行方式已发生明显变化。市交管局透露,今年暑运期间,这两个火车站附近道路曾多次出现车辆拥堵。在中秋、十一假期来临前,交管部门经过实地调研,在两个车站周边调整了交通流线、优...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预计2024年竣工
9月16日,连接京冀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架梁吊机的平稳运行,长度27.117米、重53.1吨的钢箱梁精准吊装到位。至此,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项目下部结构基本完工,顺利转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自9月1...
-
天津港上演海铁联运“接力跑”
18日下午,随着铁路机车的一声鸣笛,满载着100个标准集装箱有色金属矿石的列车从天津港集装箱中心站开出,发往内蒙古包头。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矿石,在到达天津港后从货轮上卸下,便开始马不停蹄地转运至货运列车...
财经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
延庆推出7条金秋采摘季线路
延庆区11日启动金秋采摘季,推出赏红阅秋、花海徜徉、探秘研学、丰收采摘等7条金秋采摘季精品线路。 沿“赏红阅秋”线路,市民游客可打卡奥林匹克园区“天空之镜”,再到世园公园赏红叶、看花灯;沿“花海徜徉”线路...
-
北京市首次公开庭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
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日前在顺义区公开庭审。这是本市13个涉农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成立以来首次公开庭审的案件。 庭审现场,经过申请与答辩、举证质证、事实调查等各个环节,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
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建设:从应对监管报送转向自外而内的“数据化”
发布时间:2022/03/08 财经 浏览:122
以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化金融监管新时代已经到来。随着近日《中国银保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2021版)》(以下简称“EAST5.0”)的发布,提升以数据为抓手的监管合规能力再次引发业界关注。
有业界人士表示,监管科技智能化是必然趋势,金融监管正逐步从场景化应用拓展到全链条应用。在数字化金融监管趋势下,金融机构不仅是完成对监管数据的报送,更是要自上而下的构建一整套监管制度保障体系、监管数据治理体系、监管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监管数据报送体系、监管数据应用体系,实现自外而内的“数据化”。金融机构的监管数据除了提升监管合规能力外,还可以通过对外开放服务,反过来促进数据质量的提升和治理,形成良性的循环。
“当前,金融监管数据建设与治理呈现出全局化、标准化、下沉式、跨应用的趋势。一家金融机构通常要面临EAST5.0、1104、CRSS等近40个监管应用。”以EAST5.0为例,有业界人士表示,在过去的10年间,从1.0到5.0有五个版本的升级。对于银行来说,增加的不仅仅是对监管报送的工作,更多是衍生和不断完善了金融机构业务数据的管控工作,包括数据的治理、认责等,来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能力。
“金融机构报数的时候为什么会收到罚单?监管是怎么发现机构数据报的不对?”索信达控股业务总监段宜瑾表示,抓手是先从非现场数据上面发现疑似问题,再到现场检查,最后开具罚单的过程。同样的数据口径,金融机构围绕EAST、1104、CRSS等分别对不同监管机构是怎么报送的;针对同一客户,不同金融机构报送的信息是否一致。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就能够筛选出更准确的数据和发现问题。
针对目前金融机构数据报送常见的问题,上述业界人士表示,共性现象是整体的监管数据管控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指标口径、缺乏系统支撑、时效性不强、数据补录问题、数据应用及服务问题等。此外,金融机构传统的监管报送系统存在系统壁垒、数据孤岛、伪统一、取数升级难、数据管控难等情况;在数据治理平台和数据实施层面,存在着重复建设、成本高、数据质量问题大、长期治理低效等困扰。
面对越发严格的监管要求,金融机构需要持续加强监管数据治理能力建设。段宜瑾表示,金融机构要建立从解读监管制度、设计监管模型,到明确采集数据的自上而下的全景式监管集市建设思维模型。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监管数据质量方面,要准确识别监管数据质量问题,平台化常态化进行数据质量检测;在监管数据治理方面,要以监管应用场景驱动监管数据质量整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在监管报送方面,要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及数据质量检核规则;在监管数据应用方面,要利用监管数据开展风险建模、合规分析等活动。”段宜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