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势头好

新闻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想要来一场不受拘束还有礼物拿的旅行,也想要来一场跟上网络热点的城市漫游,一切尽在重庆渝中! 不必远...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无论是头部商家还是中小商家,都要直面双11这场营销大考。随着新型电商业态的演进,抖音已经成为双11大...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势头好

发布时间:2022/02/15 财经 浏览:147

全员返岗、设备就位,中信重工开足马力建设超8亿元海上风电项目;

机械手臂舞动、人机协同作业,美的家用空调顺德工厂产能全开,确保订单交付;

新基地建设紧锣密鼓、现有基地改造酝酿开工,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扩增量、优存量,年产能将增至24万辆;

…………

春节假期刚过,生产一线处处新风扑面,全力冲刺开门红!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

2021年,我国工业经济总体保持恢复发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4.3%,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各地多策并举,确保一季度工业平稳运行。

提振工业投资

抓好重大工程和项目实施

1月4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现场,桩机轰鸣、塔吊林立。作为2022年上海浦东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重头戏之一,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临港基地宣告正式启动建设。

同一天集中开工的还有大飞机园总装配套项目、宜明昂科总部暨生物药产业化基地等82个项目,总投资3176亿元。其中,产业项目23个,总投资1200亿元。

“近期,上海共举办了13场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共开工项目168个,总投资4000亿元以上,其中重大产业项目57个,总投资1859亿元。”上海市经信委经济运行处副处长吴畅说。

以投资促增长,新年伊始,各地抓好重大工程和项目实施。江苏、浙江先后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投资金额分别为5700亿元和6386亿元。安徽集中开工重大项目731个,总投资超3760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交通、社会事业等12个领域,其中制造业分别占项目总数和总投资的72.1%、58.7%。

“今年将引进更多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在项目审批、要素配置等方面提升服务精准化水平,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为一季度平稳开局争取主动。”安徽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春节刚过,总投资150亿元的武汉华星光电扩产项目工地热火朝天。华星光电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竣工后,月产能将大幅提升。“为更好发挥投资对稳定工业增长的关键带动作用,我们瞄准关键领域,重点推动一批工业互联网、工业核心软件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新增长点。”湖北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续建项目和拟开工项目共计3545个,计划总投资1.13万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类16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384.5亿元。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表示,今年将抓紧启动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行动。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的支持力度,着力提振制造业投资,促进工业经济行稳致远。

市场向好向优

多策并举加强生产要素保障

绕车讲解、签署订单、新车交付……春节刚过,上汽荣威商丘华隆4S店就忙碌了起来。投资人陈腾飞介绍:“春节前后销售新能源汽车15台,还有30多个订单等待交付。”四、五线市场购车意愿抬头同样令人欣喜。“1月,我们店线上线下交付新车400台,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1.2倍。”上汽MG品牌山东菏泽长信4S店总经理赵燕英说。

得益于强劲的市场需求,新年伊始,上汽乘用车迎来开门红。“1月,完成终端销量8.6万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20.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1.44万辆,同比增长79.2%。”上汽乘用车有关负责人说。来自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显示,节前乘用车市场增势喜人,1月前三周,乘联会主力厂家零售数量同比增长了11.2%。

内需强劲有力,外贸订单增势也渐趋明朗。“目前我们正在开足马力赶制外贸订单,预计2月产能将达到120万台套。”美的家用空调顺德工厂首席营运管理员姚逢春说,一季度外销订单充足,销量预计同比有所增长。

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发放“消费优惠大礼包”,举办供需对接“手拉手”活动,加大对智慧健康养老、冰雪装备等产业培育力度……新年伊始,各地推出创新举措,深挖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市场需求持续释放,考验着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节后复工复产,不少地方多策并举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协调。福建省工信系统出台促进一季度工业生产稳定运行7条措施,会同福建省发改委组织399家工业用电大户2月实施短周期电力直接交易,预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亿元;浙江出台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广东东莞为重点企业提供用工招聘“一对一”服务,有效解决职工住宿难以及“招工难、留工难”问题。

“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要统筹施策、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扎实推进能源安全保供、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顺畅,确保工业经济循环畅通,才能更好挖掘下游内需潜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说。

做大新兴产业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

“今年1月,公司产品产量超计划完成,营收和利润双双实现增长。”山东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抢先布局医用高端新材料等新项目,推进数字化改造,为企业迈向产业中高端打开了新空间。

今年以来,立足石化产业规模优势,山东在推进炼油化工向精细化工领域补链延链的同时,全面开展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河北全面启动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1+21”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钢铁、装备等行业和唐山、邯郸等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率先上线,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200项。浙江把企业数字化改造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新增上线试运行细分行业产业大脑10个,累计谋划建设重大应用45个。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新动能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开年以来,江苏集成电路及光伏等新动能行业增势较好,重点企业订单充足,一季度订单已经排满。”江苏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介绍,1月,以芯片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长势头较好,部分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反映,中高端市场增长较快,订单饱满,今年形势比较乐观。

据了解,上海已建立全市统筹机制,对包括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以及数字经济在内的重大产业项目,实施土地、能耗和环保的市级统筹,通过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激发工业经济新动能。

“去年以来,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达到了保主体、稳投资、促消费的目标,有力保障了工业生产总体平衡、平稳发展。”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今年将推出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打好工业稳增长“组合拳”“连环招”,全力以赴推动一季度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为稳定经济大盘发挥好“压舱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