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外资纷至彰显中国市场引力
发布时间:2022/01/30 财经 浏览:142
外资,是衡量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世界如何看中国”的重要窗口。
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1493.6亿元,增长14.9%,两年平均增长12.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在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的情况下,全球投资者纷纷涌入中国,把中国市场当作投资避风港。特别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机构大幅增持人民币资产、加快投资境内股市。中国经济展现的韧性与活力,让所谓的“脱钩”“唱衰”论调不攻自破。世界比以往更理解、更看重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的引力,在于实打实、沉甸甸的投资回报。尽管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政策变动对全球市场预期带来较大扰动,但中国市场保持了一贯的稳健。从全球资产配置看,人民币资产性价比较高。以债券市场为例,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3%左右,而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在1.35%左右,欧元区国债则处在负收益率区间。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积极拥抱中国资产,体现了中国经济的高成长性与稳定性。
中国市场的引力,在于韧性大、活力强的经济表现。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多重挑战,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为8.1%、经济总量超110万亿元,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成为全球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一些华尔街投资机构认为,中国的投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乐观”。相比部分通胀压力不断上涨、复苏进程尚不稳定的发达经济体,中国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为外国投资者注入信心。
中国市场的引力,在于言必信、行必果的开放合作。从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增加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到同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外商投资法;从全面取消QFII和RQFII投资额度限制,到不断完善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再到出台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力度前所未有、决心举世瞩目。在开放的春风中,中国以实际行动同世界扩大利益汇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能否结束?全球供应链危机能否缓解?美联储政策转向影响几何?这一连串的疑问尚无答案,世界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挑战,但稳健有为、开放互惠的中国经济无疑将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