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回天地区两座生态休闲公园开建
昌平回天地区两座生态休闲公园近日开工建设,分别为回龙观生态休闲公园和天通苑生态休闲公园,预计2024年对外开放。两座公园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周边景观环境,为附近约10万居民提供休闲游憩场所,拓展市民绿色休闲...
-
百余株极危丁香叶忍冬现身门头沟
在开展北京市野生植物保护联合检查的过程中,市园林绿化局在门头沟区清水镇一处山脊崖壁上发现了我国丁香叶忍冬最大实生群落,现场初步统计超100株,最高的植株有1米多。 丁香叶忍冬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
-
居住区试点新能源车充电“统建统服”
找桩距离不大于500米、服务费不高于每千瓦时0.5元、排队时间不长于5分钟……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近日印发《北京市居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统建统服”试点工作方案》,本市将开展破解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难”的创新试点。 ...
-
本周日、下周一,西泠春拍北京冲刺征集 艺是月拍周...
西泠拍卖2022年度线上线下全年总成交额逾20亿元,继续以学术气质、文化视野,彰显南方艺术市场人气。衷心感谢北京藏家的鼎力支持与厚爱!2023西泠春拍定档8月初,藏品征集活动进入冲刺阶段。 2023...
-
北京共享单车开启车锁“超轻音”模式 保障学子安静参考
北京共享单车开启车锁“超轻音”模式,保障学子安静参考。 美团单车对学校考点等区域周边单车车锁设置语音静音,或降低播报音量,在重点点位派驻专人值守,及时调度清运车辆。 哈啰单车开锁和关锁环节语音播...
财经
-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设计玩具展览会月底亮相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设计玩具展览会将于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300余个潮流品牌将集体亮相。 北京国际艺术设计玩具展览会由首都会展集团指导、北辰领航商务会展有限公司和潮玩族联合主办,202...
-
去年以来北京警方侦破环境领域刑案190余起
(5日)通报,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年来破坏耕地、非法开采、非法排污等类型案件得到了有力遏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然而,去年以来,非法倾倒垃圾、非法处置危险废物、非法捕捞水产品等几类案件仍相对高发。...
-
平安人寿400服务热线,快速解决您的难题
现今,我国已经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科技化”“智能化”的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Ai、智能语音助手等横空出世,并深受大众好评。各大金融机构也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向数字化转型。但是,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简单...
-
5月北京口岸出入境旅客达65万人次
随着我国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加之3月底新航季开启,目前,北京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量保持在2.1万人次左右。5月,出入境旅客总量达65万人次,比4月增加19%,其中大兴机场口岸5月出入境旅客量突破10...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举办“携手新征程,共创新未来”新...
5月30日,正值2023中关村论坛主会期落下帷幕之际,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相关要求,协同中信金控投行子委在中信大厦隆重举办“携手新...
保险板块年内跌幅第二 机构调研热情跌至冰点
发布时间:2021/12/29 财经 浏览:132
距离2022年还有5个交易日,保险股年内“绝地反弹”的概率愈发渺茫。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2月26日,保险板块(申万二级分类)的跌幅达39.5%,位列A股所有板块跌幅第二。
伴随着保险板块大幅下挫,各类投资机构也不再调研保险股。东方财富Chio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2月26日,机构对保险股调研非常冷清,这在过往几年中较为罕见。对比来看,年内各机构对A股其他个股的调研总次数达23.2万次,迈瑞医疗被各类机构调研频次高达3040次。
尽管机构调研热情降至冰点,但外资机构开始在12月份逆势加仓部分保险股,且加仓幅度不小。沪股通数据显示,截至12月26日,外资对中国人寿(行业简称“国寿”)、新华保险(行业简称“新华”)的持股量较11月30日增加18%、22%,对中国平安(行业简称“平安”)的持股量增加了13%。
机构调研热情跌至冰点
调研是机构投资前的常规操作,调研频次也是上市公司市场热度的一个重要体现。从保险股来看,今年机构对其调研热情“全无”,这在近几年较为罕见。即使是保险业受疫情冲击较大的2020年,也还有申万宏源、天风证券等11家机构调研了保险股。
机构纷纷“逃离”保险股的背后,是保险业增长陷入长时间停滞。上市险企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11个月累计保费收入合计达2.31万亿元,同比微降0.62个百分点。其中,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2%、2.2%、-5.2%、0.8%和1.7%。
保费持续低迷是保险行业“内外交困”的结果。从内因看,经过多年的粗放式发展,行业供需错配矛盾日益凸显。从外因看,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居民保险需求大幅降低。
业内人士认为,早在2018年,保险业已出现增速拐点。2018年以后,寿险业保费增速开始放缓。曾为寿险公司创造了最主要新单价值的年金产品和重疾险产品近3年出现颓势,高价值的终身年金险在市场基本上消失,在售年金的期限越来越短,重疾险也因竞争过于激烈增长乏力。
今年,在疫情、严监管、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保险行业各类深层次问题开始“显性化”。
新华保险总裁李全表示,“保险业过去高增长,本质上还是得益于经济高增长下,高人口红利型政策的有力引导。”在实操层面,当前的困局也有行业过去粗放经营、没有未雨绸缪和提前变革的原因。
太保寿险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王光剑认为,近年来,寿险业务发展的环境产生了显著变化:人口红利逐步消退、监管政策密集颁布、线上消费蓬勃发展、客户意识日益觉醒。在市场深刻变化下,保险业人力驱动、产品驱动、竞赛驱动的传统模式面临可持续发展困境,高增员、高价值产品、高投入的产出效率越来越难以为继,带来的是低留存、低继续率和低投产的现状。
王光剑认为,当前行业问题的主要症结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行业偏离了保险保障的主要功能,将保险功能异化为投融资工具;二是行业偏离了客户实际的风险需求,将保险产品异化为薅客户羊毛的工具;三是行业偏离了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盲目追求短期高增长,将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异化为拉人头、拉业绩。“问题看起来千万条,归根结底是偏离了行业初心和保险业底层逻辑。”
从更微观的视角来看,保险业产品体系和营销模式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困境。在前不久中国保险学会邀请19位专家学者参与的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指出了行业发展的两大弊病:一是产品同质化。目前银保渠道中,85%以上的业务都来自于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保障功能和特点基本趋同;个险渠道中,“开门红”期间大部分公司聚焦在快返年金上,基本在10年内完成返还。二是粗放式的营销模式问题重重。销售队伍受各种考核和利益的牵引,只要有利益就卖产品,服务往往是促销和获客的手段,导致对整个行业客户的粗挖滥采,销售误导久治不愈。销售人员专业程度低、平均收入低,新人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保险知识的掌握和对行业的认知,都难以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保险股到抄底的时候了吗?
尽管12月份以来,有外资机构开始逆势“抄底”保险股,但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从上市险企基本面看,无论是负债端,还是投资端,均未出现明显向好迹象。比如,从行业保费占比最重的寿险业务来看,11月单月,A股五大险企寿险保费同比微增1.2%,但环比下滑8.8%。此外,利率下行趋势明显,对保险业投资端形成持续压制。
多家券商机构将目前行业发展阶段定性为“磨底阶段”,即,目前行业保费增速、保险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但当下阶段能否抄底保险股,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如,平安证券发布的“保险行业年度策略报告”认为,尽管资产端压力缓释,但负债端修复速度相对较慢,投资者后续仍需警惕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房地产公司信用风险加剧暴露、寿险转型慢于预期、利率超预期下行、到期资产与新增资产配置承压等诸多风险点。
知易行难。随着行业保费增速持续低迷,业界对行业各种弊病的探讨增多,核心问题也日益清晰。不过,要破除各种弊病却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险企改革的决心和毅力,更需要时日。
多位险企管理层人士认为,行业要走出低谷、转型成功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李全认为,“破冰之功非一日之暖。保险业可能还会过几年比较艰难的日子,去解决问题、升级发展。”另一家中型寿险公司管理层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大型公司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革效果的显现可能需要数年,相对来说,中小型公司“船小好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