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乡村消费势头好劲头足(经济新方位·国庆消费观察)

新闻

保险互联网营销不可随性 保险互联网营销不可随性

“2023增额寿榜单!内行人只推荐这三款!”“虎年保险榜单闭眼入,不踩坑!”“人生7张保单,你配齐了吗?”……...

  • 夜经济提质升级之路如何走

    夜幕下的四川阆中古城光影璀璨,以南津关古镇、嘉陵江江面为舞台,不同主题的场景接续变幻,呈现出一幅鲜活的“蜀味”画卷;在北京,亮马河游船旅游开启首航,夜色中划出一道光影闪耀的风景线;在安徽黄山,徽州古...

  • 电、光、锂“新三样”走俏海外

    3月17日,在深圳盐田港码头,150辆比亚迪唐EV汽车顺利完成报关手续后,通过集装箱运输的方式驶向挪威奥斯陆,供给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 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电(新能源汽车)、光(光伏产品)、锂(锂电池...

  • 构建数字经济“朋友圈”,天融信将持续扩容

    3月30日,天融信科技集团主办的“势在·人为”融信天下合作伙伴大会2023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天融信在渠道营销体系建设方面与合作伙伴在26大行业,300多个细分领域达成了合作,全行业营销、全区域覆...

  • 北京:老旧铁路桥涵洞变身“元宇宙时光隧道”

    (28日),位于京哈铁路沿线的“元宇宙时光隧道”正式亮相,成为继“元宇宙森林”、“双生之树”等之后,北京市朝阳区打造的又一处“数智”打卡地。 “元宇宙时光隧道”位于尚8国际广告园内,原为双井辖区京哈铁路沿线桥梁...

  • 北京石景山启动建设城市新青年社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项目近日启动,该项目由石景山区政府与市保障房中心合作投资,是石景山第一个通过专业化运营管理盘活农工商存量房屋的试点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可提供房源...

财经

用电量攀升 中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用电量攀升 中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所在。近期用电量、用电报装数等一系列电力相关数据显示,多地中...

  •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稳中求进促发展 提质增效强信心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2022年财务数据摘要(人民币): • 集团资产总额34.6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37%。 • 净利润3,231.66亿元,较上年增长6.33%;利息净...

  • 规范“消”字号产品市场需多方共治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案件办理过程中,检测机构出具的定量检测报告是行政监管和检察监督的有力依据,但获取报告却是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面对的工作难点。 ...

  • 2025年北京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达250万千瓦

    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园区、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到2025年,北京市将实现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万千瓦左右的目标……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研究制定...

  • 去年147家国企混改募资近千亿元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2022年度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市场运行报告显示,去年共有147家国有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募集资金总额995.65亿元。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项目增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

  • 大兴国际机场开启夏航季

    从26日起,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动2023年夏航季航班计划。本航季将持续至10月28日,共计217天。夏航季计划开通国内定期客运航线147条,陆续新增2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包括北京大兴至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大阪、东...

乡村消费势头好劲头足(经济新方位·国庆消费观察)

发布时间:2021/10/04 财经 浏览:145

金秋十月的乡村,进入丰收季,也迎来消费季。广袤农村,枝头鲜果飘香,田畴稻谷金黄,一辆辆货车满载,农产品从田间“走”上餐桌;集贸市场,山货土产琳琅满目,家电家具种类齐全,消费品“飞”入农家小院。

国庆假期,乡村消费人气旺盛、亮点十足。火热市场印证了乡村消费的强劲动能,今年1至8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798亿元,增长17.2%。截至2020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连续8年快于城镇。

消费市场升级

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升

国庆假期,趁着商家活动多,53岁的唐小强喜提新“座驾”。

秦岭脚下,集市人头攒动。陕西西安鄠邑区同兴村村民唐小强,直奔汽车店,看着新车,他欣喜不已,“一下子相中这款SUV,开着有劲,坐着舒服。家里的旧面包车,拉人、运货,出了10年多的力,也该换了。”

这几年,唐小强置办的大件可不少,“20多年前,我买了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花了400多元,心疼好一阵。如今,日子松快了,电视从‘大疙瘩’换成‘大屏幕’,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越来越全乎。”

从图实用到图舒适,从保温饱到重品质,消费升级体现在日常点滴。“就拿吃的说,现在大鱼大肉吃得少了,家里多了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又健康。”唐小强说。

吃得健康、穿得舒适、用得方便,近年来乡村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不仅有量的增长,还有质的提升。2020年,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从2015年的41932亿元增长到5.3万亿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障消费支出分别比2015年增长了35.1%、58.3%和67.6%。

多重利好因素,支撑农民“购物车”升级。“发展特色产业、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等让增收路子更宽。钱袋子鼓起来了,农民消费底气足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今年上半年,乡村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48元,同比实际增长14.1%。

同兴村是远近闻名的“西瓜村”,西瓜产业带火了村民的日子。“我家3亩西瓜、5亩猕猴桃,一年能赚20多万元。”唐小强算起账。

“村民们消费理念变了,不再是能省就省、能用就行,也开始追求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同兴村党支部书记温来宏说。

激活乡村消费巨大潜力,离不开政策扶持。“拖拉机开进大棚里,省工省钱。”唐小强说,两台拖拉机7万元,光补贴就1.7万元。农机购置,可根据购买价格给予一次性补贴;选择智能化空调,按照“煤改清洁能源”相关政策,每户补助最高达3000元……鄠邑区出台优惠政策,激发农民消费积极性。

“家电下乡、新能源汽车下乡、送货下乡等活动既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又让农民得实惠。接下来,各地应在完善水路电网设施、改善售后服务上多下功夫,让农民既买到好产品,又有好体验。”郑州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主任沈琼说。

商业设施完善

商超、便利店让村民消费更便利

“覃爹爹,又来啦!”

“买2瓶驱蚊剂、1个玻璃罐。”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走马镇周家峪村,村民覃业明来到综合服务社置办日用品。

300多平方米,整齐的货架,米面粮油、日用杂货、农资农具摆放得满满当当,综合服务社改变了村民生活。“以前,掐着指头赶集,去一趟镇里走20多公里,买啥都不方便,平时得省着用。”覃业明说,早上背着空篓子去,回来的时候背篓满得都冒尖了。

村民田琼深有感触,“前不久,女儿出嫁,瓜子糖果、瓜果蔬菜在综合服务社就买得到,方便多了。”综合服务社提供上千种商品,每年销售额估算超200万元。

周家峪村党支部书记陈昌福说,像这样的综合服务社,村里还有4家,可确保村民不出远门,就能买到生活生产用品。

村里有便民商店,镇上还有综合超市。“空调、电视等大品牌很全,女儿新家的不少家电家具,都是在镇上买的。”田琼说。

不让群山阻隔村民的消费热情。恩施州不断完善农村商业设施体系。“我们在县乡新建商业设施,完善乡村菜市场、便利店、农资配送站等网点,建设多个‘半小时商业服务圈’。”恩施州商务局局长张远虚介绍,目前村级综合服务社有1281个,覆盖全州89.63%的行政村。

看全国,农村商业设施短板正不断补齐。“我国有2.1万个镇,当前农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镇。过去因超市、便利商店、集贸市场等设施布局不合理,优质产品难以直达农村,农民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沈琼介绍,接下来,各地应根据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等,因地制宜补短板,县城改造升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改造升级乡镇商贸中心,村里改造升级新型连锁便利店等。

完善商业“硬环境”,也要改善“软环境”。“一些农民辨识能力较弱,维权意识相对薄弱,农村市场监管难以全部覆盖,这些都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沈琼建议,应强化源头治理、提升农村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监管力度,绝不能让假冒伪劣商品下乡。

是否明码标价、散装食品卫生达不达标……在恩施州,市场监管部门列出问题清单,每年启动两轮全覆盖检查,仅走马镇今年就现场处置相关案件7件,立案处置3件。

农村电商势头好

一根网线连接城乡、畅通供需

直播间里,吆喝不断,“点赞”满屏,一根网线,让赵华锐的红薯“今天在地头,明天在路上”。

红薯地里,农机轰轰前行,一个个饱满的红薯从土里“跳”出来,收获的镜头记录在手机里,让不少网友直呼新鲜。“正值国庆假期,下单的特别多,最多一天能有4000多单,卖出了2万斤。”山东德州夏津县银城街道后赵庄村种植大户赵华锐说。

红薯是后赵庄村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万余亩,红薯地窖2500多座。赵华锐返乡创业,认准电商这条路。“鲜食红薯通过直播,走零售市场;薯片、薯干等初加工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批发市场。”

“电商不仅打开了销售渠道,还减少了中间环节,相比传统批发市场,收益可增加25%以上。”赵华锐说,“我们从种红薯升级为种储加销全链条,链条长了,红薯‘身价’涨了。”

电商为农产品上行打开了通道。2014年以来,商务部等部门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建设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2000多个。今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088.2亿元。

一根网线,也让优质消费品下沉到广大乡村。赵华锐介绍,平时吃穿用的,不少村民习惯在网上买,选择多、价格还便宜,家门口就能收包裹。当前夏津县正着力打造县—区域中心—乡镇—村四级电商快递物流站,实现电商快递物流“村村通”。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1—7月,农村地区包裹和快递的收投量超过200亿件,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近万亿元。

发展农村电商,畅通物流是关键。“当前要着重解决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让村民真正享受电商便利。同时要加快补齐网络通信、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短板,为农村电商增添发展后劲。”李国祥说。

一系列举措,补上农村物流短板。2021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在全国择优选择121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依托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

“此外,各地可发挥邮政系统优势,统一仓储、分拣、运输和配送,降低快递进村成本。农村地区还可以整合乡村公交车、客运汽车等,补齐物流末端断点。”沈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