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曾毓群 张兴海试驾问界M9
日前,宁德时代曾毓群与赛力斯张兴海一同体验问界M9,曾毓群首次尝试智能辅助驾驶,直言其驾驶水平堪比老司机。 近日,张兴海与曾毓群共同试驾问界M9,曾毓群表示自己第一次使用智能辅助驾驶,称赞问界M9的驾...
-
问界荣获2024《品牌引力榜》Top8 位列国产新能源汽...
近日,全球性品牌战略管理咨询与设计公司Interbrand英图博略与腾讯新闻联合发布2024《品牌引力榜》年度版。此次榜单容量进一步扩充至60,旨在更为全面地网罗过去一年中最具市场引力的品牌。问界2024年在品牌热活...
-
智享未来出行 问界M9护航天津夏季达沃斯豪华出行
日前,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式开幕,全球精英汇聚于此,共商发展大计。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国际盛会中,百台问界M9作为大会接待用车,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为全球嘉宾提供全方位的接待保障。从前期的筹备到论坛期...
-
千人竞逐“红气球”,振东集团公益精神在晋中大地闪耀
5月25日,山西省高校新区(山西大学城)热闹非凡,2025“红气球挑战赛”(晋中站)在此鸣笛开赛。这场没有奖金的赛事,却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及山西大学城高校的一千余名选手踊跃参与,他们“一起红气球,快乐学急救”...
-
火热报名中!5月22日·北京亦庄,邀您共赴2025财能...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承压,地缘政治风险高企,AI等颠覆性技术正重塑各领域发展范式。亦庄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近年来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一大批优秀的CFO们以破局者之姿,不懈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 为进一...
财经
-
助燃“第六届8•8北京体育消费节” 北京体彩公信狂欢...
8月11日晚,“第六届8•8北京体育消费节暨京津冀体育消费节”线下嘉年华活动在奥林匹克公园庆典广场圆满收官。本届体育消费节以“体育+”为引擎,集聚“新场景、新品牌、新消费”,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挖掘新型消费潜力,链接美...
-
楚秉杰加冕全球“500万冠军先生”!独牙传奇中式九球...
5月31日晚,蓝宝石赛场星光璀璨,激情沸腾!随着象征中式九球最高荣誉的荆棘王冠杯被高高举起,北京昌平2024-2025“利百文台尼”独牙传奇中式九球国际巡回赛全球总决赛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历经15天的激烈角逐,...
-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贝莱德为首财团的天价交易。 本报最近收到可靠消息,这宗交易得以谈成功,最关键的其实是TiL主席和MS...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猪肉供应已现过剩苗头 这项调控措施正在启动
发布时间:2021/09/29 财经 浏览:376
近来,关于猪肉的新闻颇多。据报道,四川有农户卖一头猪亏损七八百元,当地已启动省级5000吨冻猪肉储备收储。有关部门表示,第二轮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即将启动,持续时间更长、规模更大。据农业农村部数据,9月份第3周,全国活猪平均每公斤价格13.45元,同比跌63.4%;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3.25元/公斤,同比跌58.2%。在本轮猪周期的下半场,有必要冷静分析如何更好应对。
当前生猪产能已完全恢复,猪肉供应出现过剩苗头,但生猪生产仍在惯性增长,以至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价格仍在下跌。2月至8月,规模猪场新生仔猪数月均增速为2.5%,按生产周期计算,今年9月至明年2月的生猪出栏量还将持续增长。
猪肉生产和价格波动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是因为猪肉供应弹性大,需求弹性小,同时在肉类消费中比重大、价格对CPI走势的影响大。生猪供应量多一点或少一点,对应的价格波动幅度很明显。当前,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养殖户仍占养猪场户数量的99%以上。按照户均出栏20头计算,每户多养或少养一头,供给就会波动约5%。而据测算,供应每波动1%,价格就波动约7%。加之,生猪生长周期长,一旦波动趋势确立,中途较难改变。可见,猪肉价格涨落天然具有放大效应。
应对猪周期下半场,要以预警为主、调控兜底。有关部门已明确生猪稳产保供的目标是全国猪肉年产量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近几轮猪周期表明,生猪保供要靠稳固的基础产能来说话。能繁母猪是猪肉供应的“总开关”,只要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保持在合理区间,仔猪生产就有保障,猪肉供应就能大体稳定。有必要根据能繁母猪存栏的不同情形,划分绿色、黄色和红色3个调控区域,明确相应措施。8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相应调控措施正在启动。
应对猪周期下半场,要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在生猪全产业链中,养殖环节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风险最大。不同于贩运和加工环节的市场风险,养殖环节还要承担成本刚性上涨、动物疫病风险。最终是,养猪户在肉价下跌时毛猪售价跌幅更大,而在肉价上涨时毛猪售价涨幅则偏小。因此,越是在行情低迷时,养猪业越要重视猪场管理,注重疫病防控。当前,养猪场户应选择放慢生产节奏,优化母猪存栏,淘汰低产母猪,增加中高端猪肉产品的比重。与此同时,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布局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应对猪周期下半场,要保持长效性支持政策的稳定。全球主要养猪国普遍存在猪周期,这是市场规律对养猪业进行资源配置的表现,但周期频率、剧烈程度、应对方式各有不同。对我国来说,可以拉长周期、缓和峰谷,尽量避免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生猪规模养殖比已从2017年的46.9%提高到2020年的57.1%,多部门突破性地解决了行业多年的土地、环保、资金等痛点。然而,越是在养猪场户困难的时候,越要保持用地、环评、金融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养猪场户过度淘汰母猪,损害基础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