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多维度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1/09/28 财经 浏览:266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稳步推进,商品期货期权国际化品种增加到9个,国内商品期货价格的市场影响力以及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了有效提升。多位专家表示,随着金融市场不断扩容,以及以新能源汽车和碳排放现货市场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期货市场还需要在制度设计、品种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期货市场国际化稳步推进
从我国期货市场现状来看,目前期货市场国际化稳步推进,商品期货期权国际化品种已经增加到9个。通过开放期货市场,引入全世界的生产商、贸易商参与到期货价格形成中来,国内商品期货价格的市场影响力以及价格发现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018年3月,上海期货交易所(简称“上期所”)上市中国首个国际化品种——原油期货,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WTI和Brent原油期货的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
2020年9月,上期所授权纸浆期货交割结算价给挪威浆纸交易所,挪威浆纸交易所上市上海纸浆期货合约,这是中国期货市场价格在国际金融市场的首次应用,也是探索期货市场国际化新模式的新举措。
2021年1月,低硫燃料油引入新加坡和富查伊拉两个境外交收点,并完成首单低硫燃料油期货“境内交割+境外提货”在新加坡跨境交收业务。这是我国期货市场双向开放的重大突破,从交割端实现了中国期货市场“走出去”战略。
2020年11月,上期所在保持现有沪铜期货不变的前提下,在上期所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国际铜期货,这是我国首次以“双合约”模式实现对外开放的存量期货品种,也是我国首个允许境外投资者直接参与的有色金属期货品种。
2021年9月3日,第五届2021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成功召开。业内人士称,连续五届国际期货论坛已成为全球期货从业人员交流智慧、碰撞思想的重要平台,成为郑州乃至河南面向全国、连接世界又一亮丽的“金融名片”。
9月11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表示,坚持开放合作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必然选择。对于趋于成熟的大品种,将加快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定价中心建设,服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衍生品市场尚待完善
虽然我国期货市场在对外开放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业内人士认为,整体而言依然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初级阶段。
“近几年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如火如荼,客户权益规模已经稳稳地站上了1万亿元台阶,但不断发展的衍生品市场还有不少短板需要弥补。”东证衍生品研究院副院长孙枫告诉记者。
孙枫表示,随着国内金融市场不断扩容,尤其是以创业板和科创板为代表的股票市场规模扩大,市场对相关衍生品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股指期货和期权品种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同时,国债衍生品市场仍然较小,与国债现货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上的地位极不相称。
大有期货副总经理肖龙表示,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呈现出“双向开放,方兴未艾”的良好局面。一方面要看到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在前期探索过程中取得的各种经验与教训要认真总结、深入思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尤其是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核心竞争力缺乏、国际市场适应能力不足、国内外资源联动机制还不顺畅,配套性政策改革还不完善、国际性复合型优秀业务人才难觅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多维度深化对外开放
肖龙认为,为进一步推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建议“四增加、两警惕”。一是增加制度规范,建立更多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制度规范,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期货市场及监管理念的理解;二是增加支持,增加对外向型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际套期保值、海外资金进出等方面的配套性政策支持,增加国内股东对境外子公司的全方位支持;三是增加载体,加快期货交易所的改革创新,增加期货境外子公司拥有更多相对比较优势的国际品种或展业载体;四是增加能力,中资机构要转变市场观念,增加“内地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中国化、国际业务本地化”的市场拓展与服务能力。与此同时,一要警惕引进来的境外机构享受超国民待遇;二要警惕走出去的中资机构漂移断线。
金信期货总经理罗强建议,一是加快期货品种国际化,增强期货市场国际定价影响力;二是加快期货市场服务自贸区发展,加大自贸区期货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完善期货保税交割监管政策,提升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国际定价影响力;三是提升期货公司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发展商品衍生品市场的初衷是为实体经济服务,需要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孙枫认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强力约束之下,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异常广阔,目前国内还缺乏与这些产业相关的锂、钴、铂、钯等金属的风险管理工具。伴随着碳排放现货市场发展壮大,碳排放领域必定会形成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商品衍生品市场。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气温等天气方面的衍生品工具也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
此外,对进出口贸易而言,至关重要的汇率波动风险也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在岸衍生品工具来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