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千人竞逐“红气球”,振东集团公益精神在晋中大地闪耀
5月25日,山西省高校新区(山西大学城)热闹非凡,2025“红气球挑战赛”(晋中站)在此鸣笛开赛。这场没有奖金的赛事,却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及山西大学城高校的一千余名选手踊跃参与,他们“一起红气球,快乐学急救”...
-
火热报名中!5月22日·北京亦庄,邀您共赴2025财能...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承压,地缘政治风险高企,AI等颠覆性技术正重塑各领域发展范式。亦庄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近年来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一大批优秀的CFO们以破局者之姿,不懈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 为进一...
-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
新房装修,防水工程无疑是重中之重。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胶市场,不少业主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尤其是“瓷砖胶十大品牌”的概念满天飞,让人既心动又疑惑。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剖析,带你走进“瓷砖胶十大品牌”的真实世界,...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财经
-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贝莱德为首财团的天价交易。 本报最近收到可靠消息,这宗交易得以谈成功,最关键的其实是TiL主席和MS...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优化成本结构 才能让车险业务更健康
发布时间:2021/09/18 财经 浏览:320
一次改革,一场攻坚。
车险综合改革打破原有发展模式,险企必须提高业务质量,优化车险成本结构,挤压业务费用的水分。想要“活下去”,就得顶住压力,攻坚克难。
车险业务的两大成本来自综合费用和赔付。传统经营模式下,险企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后端成本高;同时,车险产品同质化程度高,渠道较为倚重第三方,市场竞争的核心聚焦“手续费”,谁给的手续费高,谁就可能从第三方手上拿到更多的业务,导致拼费用乱象四起,业务成本水涨船高。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报行合一”等新政实施,车险手续费有所压降,但套取费用补贴渠道方的现象仍然存在,表面上看,手续费下降了,但综合费用率依然较高,部分险企还压低赔付率来填费用率的“坑”,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车险综合改革明确,引导行业将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截至7月底,行业赔付率为73.3%,较改革前明显提升但尚未行至预期目标,而行业整体综合成本率升至100.93%,已现行业性亏损。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改革的继续深入推进,险企的赔付率还将继续走高,如果不继续优化成本结构,挤压费用中的“水分”,其综合成本将被继续推高,承保亏损面继续扩大。
何以破题?唯有精细化管理。从改革成绩来看,至今年7月底,车险综合费用率较改革前下降了11.8个百分点。但业内人士认为,其中仍然还有水分可挤。“通过努力,综合费用率继续下降5个百分点是能做到的。”一位险企负责人表示,“但这并非易事,需要从多方面着力。”
降费用,最重要的是降低手续费,险企应严格执行“报行合一”,若有令不行,明降暗补,最终只会害人害己。险企还要摆脱对第三方渠道的过度依赖,打造多渠道业务来源,提升直销比例。同时,必须加强市场监管力度,重罚违法违规行为,真正起到震慑作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降费用,还得降低管理费。据笔者了解,不同险企间的管理费相差悬殊,甚至高达10个百分点。实施精细管理,加强科技赋能,都是必须攻坚的课题。
目前,车险综改第一步已经让险企“压力山大”,但必须看到,监管将改革推向深入的决心,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然。险企唯有抛弃幻想,围绕着提质降费目标,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