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强烈政策信号!中国一月两度动用国家储备

新闻

本周日、下周一,西泠春拍北京冲刺征集 艺是月拍周五开拍 本周日、下周一,西泠春拍北京冲刺征集 艺是月拍周...

  西泠拍卖2022年度线上线下全年总成交额逾20亿元,继续以学术气质、文化视野,彰显南方艺术市场人...

  • 北京共享单车开启车锁“超轻音”模式 保障学子安静参考

    北京共享单车开启车锁“超轻音”模式,保障学子安静参考。 美团单车对学校考点等区域周边单车车锁设置语音静音,或降低播报音量,在重点点位派驻专人值守,及时调度清运车辆。 哈啰单车开锁和关锁环节语音播...

  • 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开建 将于2025年12月竣工

    北京市发改委介绍,北京第四实验学校日前正式开工建设,学校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西片区,是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十二年建制学校。 规划显示,学校新建建筑面积约8.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

  • 北京城区供水已超去年最高日供水量 夏季高峰供水保...

    记者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了解到,近日随着高温天气到来,城区日供水量逐渐攀升,已超过去年最高日供水量,城区供水由常态运行转为高位运行状态。市自来水集团已开启夏季高峰供水保障模式。 6月5日,北京城区日...

  • 北京市5.8万余名高考生7日上考场

    (7日),北京市将有5.8万余名考生走上考场。今年,全市共设18个考区,100个考点、2029个考场。 开展防范手机作弊专项治理是今年考试工作的一大亮点,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实现手机等通信设备在高考中带...

  • 高考|北京各考点开展演练完善考务细节

    (5日)探访北京人大附中经开学校考点时了解到,该校考务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仍在不断完善细节,以便给考生提供更加安全舒心的考试环境。 一进校门,记者看到,校园内红色遮阳篷已搭起。“特别提醒”板格外引人注...

财经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设计玩具展览会月底亮相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设计玩具展览会月底亮相

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设计玩具展览会将于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300余个潮流品牌将集体...

  • 去年以来北京警方侦破环境领域刑案190余起

    (5日)通报,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近年来破坏耕地、非法开采、非法排污等类型案件得到了有力遏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然而,去年以来,非法倾倒垃圾、非法处置危险废物、非法捕捞水产品等几类案件仍相对高发。...

  • 平安人寿400服务热线,快速解决您的难题

    现今,我国已经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科技化”“智能化”的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Ai、智能语音助手等横空出世,并深受大众好评。各大金融机构也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向数字化转型。但是,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简单...

  • 5月北京口岸出入境旅客达65万人次

    随着我国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加之3月底新航季开启,目前,北京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量保持在2.1万人次左右。5月,出入境旅客总量达65万人次,比4月增加19%,其中大兴机场口岸5月出入境旅客量突破10...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举办“携手新征程,共创新未来”新...

    5月30日,正值2023中关村论坛主会期落下帷幕之际,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相关要求,协同中信金控投行子委在中信大厦隆重举办“携手新...

  • 营造“森林+田园景致”休闲空间 12公里上庄绿道开放

    古香古色的亭子、层峦叠嶂的假山、曲径通幽的小路、鹅卵石岸的溪流……1日,海淀区上庄镇上庄绿道正式开放,这条沿沙阳路两侧建设的12公里绿道,为市民营造了“森林+田园景致”的休闲空间。 沙阳路是本市“十五规划...

强烈政策信号!中国一月两度动用国家储备

发布时间:2021/07/26 财经 浏览:151

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并将风险向国内传导,面对铜铝锌等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带动PPI涨幅一度涨至9%,中国官方采取了多项措施,显示出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决心。

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国家储备库”两度打开大门,向市场低价投放铜、铝、锌等物资,希望以此为涨价预期“降温”,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回归。

虽然当前市场仍不乏看涨的预期以及大量参与投机炒作的游资,但近期频繁出台的调控措施表明,官方对于实现保供稳价的政策目标充满信心:

——在物资方面,经过多年建设,当前国家储备物资家底充足;

——在政策方面,除了投放储备,官方政策工具箱才刚刚打开;

——在打法方面,储备投放不会是例行公事的举措,而是一种针锋相对、露头就打的安排。

全新投放规则:

直达实体,不让中间商赚差价!

市场调节是国家储备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历史上,中国官方曾多次运用储备吞吐调节功能抵御经济风险,保障供应安全。

2021年初以来,受全球疫情持续演变、供需恢复较不均衡、流动性泛滥和投机炒作等因素叠加作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并向国内传导,一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受市场关注的“风险点”。

5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大宗商品连续摆上国务院常务会的桌面,显示了任务的紧迫性!

在这种情况下,“发挥储备市场调节作用”这一招被再度祭出。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决定分批次向市场投放国家储备铜铝锌。而为了最大程度放大物资投放所产生的效果,官方在投放规则的设计上作出了“低”、“实”、“小”三方面特殊安排。

“低”体现为价格落差。虽然为了尽可能兼顾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的效能,此次投放采取企业公开竞价的方式来进行,但官方为这一轮的储备投放设置了低于市场价的“天花板”,通过规则引导使得企业有机会能够以较低价格成功竞拍。

“实”体现为锁定实体。为了避免有企业低价拿货后高价出货套利,此次投放明确要求面向加工制造等实体企业,同时尽可能把可能“赚差价”的贸易商等中间环节排除在外,此外还采取“售后追踪”的方式,防止有企业囤积居奇。

“小”体现为服务小微。本轮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除了整体推升通胀压力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向中下游企业传导后,给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压力,许多企业不敢买就只能消耗库存,以牺牲“可持续”换取“可负担”。

为此,本轮投放在规则上尽可能向中小企业倾斜,通过让“标的”尽量零碎等方式,帮助中小加工制造业企业充分参与,为其提供一个补充库存的机会窗口,切实缓解生产经营压力。

一月两度投放:

效果显现,将抑制价格上行动力

7月5日,国家粮食和储备局通过网上公开竞价方式,向市场投放了国家储备铜2万吨、铝5万吨、锌3万吨。共有超过200家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企业参与该次竞价,投放的铜铝锌储备全部成交。成交价格分别较当日国内期货价格低3%至9%不等。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物资储备司司长徐高鹏透露,第一批铜铝锌等国家储备投放初步达到预期目标。市场普遍认为,储备投放释放了国家开展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积极政策信号,稳定了价格预期,投放公告发布后市场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跌。

考虑到当前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仍处高位,不少企业对于降低原材料成本的需求仍较迫切,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7月21日又开启了第二批国家储备铜铝锌共计17万吨的投放:其中铜3万吨、铝9万吨、锌5万吨。

对于本轮投放的效果,市场分析人士也表示值得期待。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金属部主任段绍甫分析说,首批铝、锌投放给市场带来清晰价格信号,政策导向非常显著,对降低价格上涨预期发挥了明显作用,有利于缓解局部地区库存降低压力。

他表示,从刚刚公布的第二批储备铝投放规模看,比首批增长近1倍,预计将对市场价格预期产生一定影响。当前,铝仍处于传统消费淡季,预计随着需求持续小幅转弱,叠加国家储备投放效应,预计国内铝锭库存将进一步增加,对铝价产生一定下行压力。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政研室副主任赵武壮分析说,首批国家储备铜投放,释放了明显政策信号,市场有效供应增加,下游加工企业原料采购压力得到缓解,对保障部分中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降低成本起到了一定作用。另外,国家储备铜投放,促使市场情绪降温,价格呈现回落态势。

当前继续投放国家储备,可适当增加市场供给,减缓后续部分铜冶炼厂检修对市场供应影响。尤其是,随着国内铜进入传统消费淡季,适当规模投放储备有利于抑制市场价格上行趋势。

升级调控能力,投放优化安排推出配套政策

除了进入市场影响供需的“实物”,官方对大宗商品市场的调节力度还将通过两个方面来提升。

首先是投放政策的优化。

——投放规则会不断完善,徐高鹏介绍说,为更好实现储备投放的政策目标,官方对第一批储备投放进行了总结评估,修订完善了竞价规则,使之更有利于中小企业成功竞标,进一步增强储备投放的公平性。

——投放机制也会更加灵活。第一次投放后,很多市场人士猜测官方的投放频率是一月一次。据悉,未来官方将综合考虑市场走势、供需形势等方面变化情况,继续不定期向市场投放储备,每批次投放规模也将视情调整,以便引导价格进一步合理回归。

其次是配套政策的推出。

除了国家储备铜铝锌的投放,官方的政策工具箱才刚刚打开,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持续高企,官方不仅会继续投放储备,还会有一系列配套政策推出。

据悉,从今年8月1日起,中国将施行《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行为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明确规定价格指数行为主体应独立于价格指数所反映的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直接利益相关方,强调价格主管部门可对价格指数行为开展合规性审查,对不合规行为采取惩戒措施。

市场人士认为,这一新规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重要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的合理形成,推动中国价格指数市场健康发展。这也被视为针对大宗商品价格的“组合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