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智享未来出行 问界M9护航天津夏季达沃斯豪华出行
日前,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式开幕,全球精英汇聚于此,共商发展大计。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国际盛会中,百台问界M9作为大会接待用车,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为全球嘉宾提供全方位的接待保障。从前期的筹备到论坛期...
-
千人竞逐“红气球”,振东集团公益精神在晋中大地闪耀
5月25日,山西省高校新区(山西大学城)热闹非凡,2025“红气球挑战赛”(晋中站)在此鸣笛开赛。这场没有奖金的赛事,却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及山西大学城高校的一千余名选手踊跃参与,他们“一起红气球,快乐学急救”...
-
火热报名中!5月22日·北京亦庄,邀您共赴2025财能...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承压,地缘政治风险高企,AI等颠覆性技术正重塑各领域发展范式。亦庄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近年来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一大批优秀的CFO们以破局者之姿,不懈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 为进一...
-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
新房装修,防水工程无疑是重中之重。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胶市场,不少业主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尤其是“瓷砖胶十大品牌”的概念满天飞,让人既心动又疑惑。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剖析,带你走进“瓷砖胶十大品牌”的真实世界,...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财经
-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贝莱德为首财团的天价交易。 本报最近收到可靠消息,这宗交易得以谈成功,最关键的其实是TiL主席和MS...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五大上市险企寿险业务“成绩单”出炉
发布时间:2023/04/16 财经 浏览:203
随着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年报披露完毕,五大A股险企2022年寿险业务“成绩单”陆续出炉。
总体来看,险企寿险业务承压,新业务价值增速普遍下滑,部分险企代理人出现“减员增效”。不过,险企也在积极布局2023年业务,特别是在康养产业方向发力。
寿险面临转型压力
“改革、转型、优化结构……”这是险企年报中描述寿险业务普遍提及的关键词。
收入方面,寿险总体保费收入增速出现一定分化,但波动幅度不大。据保费收入公告,2022年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全年实现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4392.77亿元,2021年该数据为4570.35亿元;中国人保数据显示,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原保险保费收入927.02亿元,同比下降4.3%;中国太保称,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2223.42亿元,同比增长6.1%。此外,据公告,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费收入相比2021年微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2021年微升。
“保费是面子,新业务价值是里子。”作为反映保险公司经营能力和业务拓展销售水平的重要指标,新业务价值往往代表了新保单的利润,而险企新业务价值下滑也普遍受到市场关注。根据险企年报数据梳理,2022年人保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17.3%、中国太保寿险业务一年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31.4%,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寿险业务新业务价值也出现一定下滑。从长周期来看,部分险企寿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在2020年就已经见顶,以人保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为例,2019年-2022年分别为51.42亿元、54.29亿元、32.27亿元和26.69亿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向记者介绍称,2020年以来,保险公司新单保费和新业务价值连续回落,保险代理人数量出现下降,背后的原因是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相叠加的结果。
“居民消费意愿阶段性减弱,长期人寿健康保障型产品销售下滑。”中国平安在年报中表示,增员、客户面访等线下活动受限,导致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有所下降。郭金龙也认为,近几年疫情反复对保险代理人线下展业、增员等日常经营活动带来困难;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下降,对保障型保险产品这类可选消费品的需求放缓;行业监管持续趋严,加强了对销售行为、产品设计的规范,有利于行业高质量转型,但短期内也对保费收入增长带来一定压力。
银保渠道有所斩获
“长期以来,保险代理人的角色是产品售卖者,依赖熟人业务,缺乏专业性和长期性,粗放式的供给模式显然已难以满足当下需求侧的变化。”中国太保在年报中提及,“职业化、专业化、数字化”的供给侧升级,无疑是寿险行业二次增长的关键。
中国太保年报显示,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月均保险营销员数量从2021年的52.5万名下降到2022年的27.9万名。新华保险也在年报中表示,在个人寿险业务方面,2022年公司主动加快人力清虚,队伍建设向“年轻化、专业化、城市化”转型,截至12月末,个险营销规模人力19.7万人,同比减少49.4%;月均人均综合产能3237元,同比提高18.8%。中国平安在寿险改革板块也介绍称,代理人渠道队伍月均人力2021年、2022年1-6月、2022年7-12月分别为79.6万人、51.4万人和44.9万人。
“多家险企代理人数量出现下滑,反映出近年来,快递外卖等互联网新业态对年轻劳动力的虹吸效应明显。”郭金龙称,保险行业代理人增员困难、产能下降,劳动密集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传统的保险销售模式已经遇到瓶颈,无论是信任问题的积聚亦或是经营成本的限制,都使得未来寿险公司必须谋求新的销售模式。
除代理人渠道“减员增效”外,银保渠道成为险企布局的重点之一。新华保险称,在个人寿险银保渠道上,公司2022年抢抓市场机遇,着力发展期交业务,优化渠道合作模式与产品服务供给,实现保费收入439.31亿元,同比增长7.8%。中国人保也表示,2022年人保寿险银行保险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40.30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新业务价值5.49亿元,同比增长332.3%。
“新形势下,各大险企运用自身优势,加大银保战略投入。”信达证券认为,各公司寿险业务虽转型不一,但纷纷重新开始重视银保渠道,发展以银保渠道为代表的多元渠道成为各大险企的共同选择。
扩展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外延
“当前中国寿险公司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就是资源整合、生态建设的能力。”新华保险在年报致股东函中表示,面对当前的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寿险公司将会进一步整合健康和养老资源,通过康养生态的建设提供更多的长期护理、居家和社区照料等各类养老和健康管理服务。
据了解,新华保险三大养老产品线已全面落地,康养产业与寿险协同更加紧密,公司积极探索体验式营销,优化健康管理服务,完善“产品+服务”模式。2023年2月,由新华保险自主投资、自主运营的大型综合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新华家园颐享社区完成北京市养老资质备案,项目以康养、乐活为主题,融合“长住养老、旅居度假、短期康养”功能,是可以满足多代际共欢的大型新康养社区。
同年2月,太保家园在上海的第三个养老社区项目正式落地上海静安区,该项目将是中国太保打造的以服务半护理、全护理和失智失能老人为主的首个品质型普惠养老社区。
“保险业具备金融产品设计、长期资金优势、强大的客户服务能力和丰富的内外部资源等优势,可以成为养老产业生态圈的连接者和资源整合者。”郭金龙认为,以保险产品为载体,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协同保险主业,探索新增长点,有望使寿险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