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人人都是志愿者

新闻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六边形战士”?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

新房装修,防水工程无疑是重中之重。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胶市场,不少业主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尤其是“瓷砖胶...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财经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

人人都是志愿者

发布时间:2023/06/14 新闻 浏览:186

新时代的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也是精神文明的高地。从“全民奥运”开始,“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北京市民的行动。在北京,学雷锋、做志愿者,不但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时尚。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作为北京的一张“金名片”,不断提升着城市的文明指数。上至已经退休的活力老人,下至中小学生,人人争当志愿者,让北京成为一座“志愿之城”。

从重大活动到生活日常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竟意外掀起了一波“志愿热”。人们惊喜地发现,36岁的载荷专家桂海潮竟然还有另一个身份:2008北京奥运会城市志愿者。

小镇青年、年轻博导、戴眼镜的宇航员……在桂海潮的众多标签中,志愿者无疑是特殊的一个。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还是大学生的桂海潮穿上“志愿蓝”,成为城市志愿者的一员。在一张照片中,桂海潮和同伴在“蓝立方”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前露出笑脸,晒黑的脸庞和洁白的牙齿形成了鲜明对比。

神舟十六号发射升空后,桂海潮这张青涩的照片很快刷了屏。网友纷纷点赞:“没想到太空中也有我们的志愿者”“优秀的人果然干什么都很优秀”……

当年,北京共设立500个“蓝立方”站点开展城市志愿服务,为中外游客提供指路问询、语言翻译等服务。作为重要的“奥运遗产”,北京奥运会后,志愿服务得到延续,成为城市日常。

西单图书大厦门前的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正是由2008年的“蓝立方”延续而来。当年,这个站点人气爆棚,来这里问路的,既有拎着大包小包的外地游客,也有不同肤色、说着各种语言的国际友人。十几年来,站点经过多次升级,从最初的一把遮阳伞到简约时尚的岗亭,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西单街头的一景。

翻开老照片,往事历历在目。志愿者蔺红霞说,这个小小的志愿服务站,在冬奥期间升级为“双奥站点”,她本人也成为一名“双奥志愿者”。现在,这个站点每天从早上10点到下午4点都有志愿者在值守,志愿服务已成为常态。

在师大北路21号社区,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夕阳再晨”志愿者会定期来给老人上“手机课”。从视频聊天到网络购物,从预约挂号到打网约车,志愿者们设计了一系列课程。许多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不熟练,年轻人不厌其烦,从如何添加地址、如何绑定账户开始,手把手地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作为知名的科技助老志愿品牌,仅在北京,就活跃着48支“夕阳再晨”志愿者队伍。12年来,“夕阳再晨”带动全国百余所高校开展志愿服务,上百万名老年人因此受益。

在北京,许多人都是通过重大活动保障开始了解志愿服务的。“夕阳再晨”创始人、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张佳鑫的志愿经历也是从一次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开始的。2009年,刚上大二的张佳鑫作为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的一员,走过了天安门。从此,志愿服务便成为他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志愿服务不断发展,走向深入,已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2022年底,“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实名注册志愿者458.1万人,注册志愿团体超7.7万个,累计发布志愿项目60.75万个。到今年,北京市五星级志愿者达到10675人。在新认定的第九批“五星级志愿者”中,超过80%的志愿者都具有垃圾分类、礼让行人等城市治理志愿服务的相关经历。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2017年退休后,成了一名志愿者。6年来,她下社区、进学校、去外地,比上班还要忙。

在北京,李素丽的名字家喻户晓。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老典型”,她在平凡的售票员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以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而闻名。如今退了休,每当李素丽来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总是能被居民认出来。

做志愿者,重要的就是“亲力亲为”,这对李素丽来说可谓是轻车熟路。早在21路公交车上时,她就是这么做的。如今当了志愿者,她为社区老人理发,到养老院给老人包饺子、表演节目,乐此不疲。有人劝她退下来就好好歇一歇,可她始终认为,做志愿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

“快乐学雷锋、幸福做志愿”,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李素丽的周围,和她一起当志愿者。如今,李素丽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已发展至60余支队伍、上万人的规模。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志愿精神犹如一颗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文明之花。

在丰台区右安门街道翠林三里社区南侧,有一座横跨6条铁路的人行天桥。因为解决了附近居民的出行难题,这座桥被大伙亲切地称为“连心桥”。桥修好了,因为没人负责打扫,桥上很快垃圾满地。

怎么办?退休司机窦珍看到这种情况,拿起簸箕、扫帚,利用空闲时间打扫天桥,一扫就是11年。他也因此被居民称为“扫桥爷爷”。

2013年,87岁的窦珍老人走了,“连心桥”上的扫桥人却多了起来。人们不但接过了他的扫帚,还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在右安门街道,志愿者们成立了以窦珍命名的志愿服务联合会,除了每周固定打扫“连心桥”,还开展了导医、助老等志愿服务,社区里涌现出更多的“窦珍”。

前不久,空巢老人谢东突发疾病。接到求助电话,志愿者王晓兰和李久玲立即赶到老人家中,将其送往右安门医院。到医院时,导医志愿者早已备好轮椅在门口等候。“我今年七十多了,女儿在外地,多亏了这些志愿者!”提起此事,谢东的老伴湿了眼眶。

其实,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者中,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更了解社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可以发挥很大作用。”负责人芦婉华表示,他们开展的“小帮老”志愿服务,通过低龄老人“发挥余热”,让社区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得到了关爱。

“窦珍老人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0年,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在我们身边。”芦婉华说,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达3000余人,驻街单位、企业的上班族也积极参与,队伍里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

“志愿者”属于整座城市

今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早上7点半不到,身穿蓝色工服的饿了么骑手陈浩林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北京市第十中学考点门口。只见他来到志愿服务点,将清凉油、退热贴等防暑药品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外卖骑手是一名志愿者。

“如果考生和家长有紧急情况需要跑腿,我能帮得上忙。”陈浩林说。由于平时就在第十中学周边送餐,陈浩林对附近的路况非常熟悉。看到丰台团区委招募“高考护航”志愿者,就主动报了名。

当了志愿者,会不会影响送餐工作?陈浩林回答:不会。他说,骑手志愿者是在开考前1小时到岗,开考后就去送单了,并不会影响工作。高考这些天,陈浩林并没有遇到“突发情况”,只有一次考试结束,一位考生与家长走散,借用他的手机打了个电话。虽然事儿很小,但能够帮助到考生,他挺高兴。

今年高考期间,丰台团区委开展“高考护航”志愿行动,共有6名外卖骑手在考点外驻守。在通州区,也有3名骑手志愿者在考点外待命。

在西城区西交民巷社区,“最美西城大妈”谭道亮那几天也当起了助考志愿者。西交民巷社区辖区内本来没有高考考点,但马路对面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却是一个考点。为了保证考点周边500米范围内无噪音,作为社区书记的他早早地就跟辖区内的企业和居民打好了招呼。

谭道亮是个身高一米八几的“纯爷们儿”,却被居民们称为“大妈”,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有一年,西城区举办了一次“寻找最美西城大妈”的评选,在300多位“大妈”中,谭道亮得了第一。就这样,他成了男版的“最美西城大妈”。他说,“西城大妈”其实就是个符号,代表着北京人的重情义、热心肠,跟性别没关系。

今年高考前,谭道亮通过挨家走访,了解到辖区内有一个大型工地,家中装修的居民有十四五户。可一说高考期间停止施工,施工单位和居民都二话不说表示全力支持。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场全社会助力高考的行动,正是“人人都是志愿者”的缩影。马路上,爱心司机义务送考;地铁里,车站设立考生通道,乘客不约而同地“让考生先走”;考点外,工会设立“暖心伴考”服务站点,让陪考家长能够有地儿歇歇脚……

无论什么职业,无论收入高低,人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无论是在高考时,还是在社区服务、桶前值守、礼让行人等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不计报酬、不图回报,无私奉献、默默坚守,感动了身边人,带动了一城人。

“志愿者”的称谓,属于整座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