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今年汛期雨量和大雨日数略偏多 北京全市将治理130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新闻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想要来一场不受拘束还有礼物拿的旅行,也想要来一场跟上网络热点的城市漫游,一切尽在重庆渝中! 不必远...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无论是头部商家还是中小商家,都要直面双11这场营销大考。随着新型电商业态的演进,抖音已经成为双11大...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今年汛期雨量和大雨日数略偏多 北京全市将治理130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发布时间:2023/06/02 新闻 浏览:30

6月1日,北京正式上汛。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今年汛期本市出现大雨及以上量级的降水日数为5天左右,比常年同期略偏多。全市将新开工10处积水点治理工程,对130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治理。

大雨及以上量级降水将比常年略多

“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快速增暖,预计2023年夏季将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宗志平介绍,受其影响,汛期北京地区平均降水量为380毫米—450毫米,比常年同期(374.9毫米)偏多1成左右,接近去年同期(398.4毫米)。出现大雨及以上量级(日降水量≥25毫米)的降水日数为5天左右,比常年同期(4.5天)略偏多。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不排除出现极端天气的可能性。

气温方面,预计今年汛期北京地区平均气温为25℃左右,接近常年同期(24.8℃)和去年同期(24.9℃)。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为10天—12天,比常年同期(10天)略偏多。

汛期天气变化快,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发、突发。市气象局将密切监测北京及周边地区天气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各类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也请广大市民朋友及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特别是在灾害性天气期间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山区、沟道、桥下、涵洞等灾害易发区停留,避免涉水行车;雷雨大风天气注意防雷击、高空坠物或树木、临时建筑倒伏等风险,平安度汛。”宗志平提醒。

绘制郊区新城积水内涝风险地图

北京已进入汛期,将面临哪些风险?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市应急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斌直言,从这么多年的防汛实践看,北京汛期主要面临4方面风险,包括城市排涝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多年未经受考验、基层防汛应对能力和社会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还需提高。

“汛期强对流、短历时、雨强大的降雨,易造成城乡下凹式桥涵、低洼院落、地下空间及排水标准不高的路段发生积水或滞水,城乡结合部、部分郊区新城区域应对极端降雨天气的防汛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刘斌还透露了一组数据,目前全市共有下凹式桥涵481座,其中,214座曾发生过积水,发生3次以上的就有61座;2017年以来,全市共出现道路积水点593处;去年汛期全市降雨量并不大,但仍发生积水断路200次,涉及点位136处。

为了提升城市排涝能力,水务部门今年将新开工10处积水点治理工程,更新完善积水风险点台账,绘制郊区新城积水内涝风险地图。市排水集团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工程改造,治理玉海园东门、四惠桥等10处积水点,解决这些点位易积水问题;对中心城区14.6万个雨水箅子平立结合改造,进一步提升了雨水收集能力。在汛前将276个雨水易顶托点位调整为特殊井盖,消除顶托风险;对全部排水检查井,在井内均安装或更换了防坠网,确保车辆行人安全。

北京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532处。针对点多面广的山洪地质灾害隐患问题,相关部门将大力推进山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今年计划投入资金约21亿元,对130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治理。

3128支防汛抢险队伍准备就绪

应对汛期,全市已备齐防汛物资,防汛队伍也准备就绪。今年全市共落实防汛抢险队伍3128支、20余万人。北京还将牵头组织京津冀防汛办联合实地查勘,强化流域上下游、省市间的协调联动,不断提升联合抢险救援能力。

为了提升基层应急度汛能力,各区防汛部门汛前指导各镇街加强自身防汛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合理配备各型水泵、排水抢险单元等必要的设备设施,特别是社区、村一级的应急力量,建立防汛抢险小分队工作机制,保证必要的应急抢险能力。

“市民朋友们也可在志愿北京平台上注册成为应急防汛志愿者,加入所在辖区的志愿者队伍,遇有汛情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协助街道、社区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防汛工作。”刘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