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北京市发改委亮出京津冀协同发展9周年成绩单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构建

新闻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六边形战士”?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

新房装修,防水工程无疑是重中之重。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胶市场,不少业主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尤其是“瓷砖胶...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财经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

北京市发改委亮出京津冀协同发展9周年成绩单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构建

发布时间:2023/02/24 新闻 浏览:131

20余万平方公里的京畿大地上,一组数据引人探寻——2015年以来,北京企业对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企业投资次数累计超3.2万次,投资额超1.6万亿元;去年北京企业对“通勤圈”“产业圈”投资次数均为2015年的2倍,对“功能圈”投资次数也达到1.5倍。

数字背后,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群众的获得感“多起来”,初步形成了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产业对接由转移承接转向产业链合作

不久前,一批原产于马来西亚、韩国和日本的产品运抵大兴机场综保区。满载货物的车辆缓缓驶入通道,系统自动识别车牌、核对备案信息,抬杆放行,全程用时不到1分钟。随着这批总价约5600万元的货物入区,大兴机场综保区首年进出口货值超过3.55亿元。

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跨省市综合保税区,目前注册企业超百家。这正是京津冀产业互动的缩影。“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水平进一步提升,由‘转移承接’向‘产业链合作’转变。”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京津冀三地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优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

这样的故事接连上演: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已签约北京项目465个,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累计超过4000家,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达95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100亿元……

企业往来越来越频繁,直接带动了区域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目前,京津冀三地已经签订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及商事制度、政务服务等5个重点领域子协议。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内179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事同标”,231个事项实现京津冀线上通办。

两翼齐飞打造北京发展新骨架

天安门向东20余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天安门向南100余公里,河北雄安新区——两座“未来之城”因协同发展而握手,两翼齐飞,打造北京发展新的骨架。

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文化设施主体工程完工,今年将建成投用;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完成结构总工程量50%,东六环入地改造西线隧道首段贯通;环球主题公园开园迎客,成为北京文旅新地标;张家湾设计小镇、运河商务区分别注册企业382家、1.97万家……过去9年,城市副中心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高质量的发展也将在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之间实现。两地区域内已建成对接道路10条、跨潮白河桥梁5座;潮白河大桥北京段、河北段已于去年年底同步开工;轨道交通22号线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北三县至北京国贸地区通勤定制快巴试点开通。肉眼看得见的是交通大动脉,看不见的是产业协作的链条。本市积极引导适宜产业向北三县布局,2019年以来累计签约项目160余个、意向投资额1080亿元。

目光再投向雄安新区。北京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建设3所学校、1所综合医院,建成后由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3所学校项目已全部建成交付,医院计划今年9月竣工交付。

此外,17家市管国企在雄安新区投资项目100余个,涉及基础设施、城市运营、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运营,京雄高速北京段六环至市界段完工通车,今年将全线通车,京雄直联直通的交通体系初步成形。”相关负责人说。

三地百姓共享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在家门口就能挂上北京医生的号!”不久前,张家口市民顾先生在当地医院看病发现,医生来自北京。这源于京张两地医院的合作交流,带动当地医疗水平提升。

让京津冀三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推动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年来,北京积极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津冀延伸,成立15个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联盟),组建22个京津冀高校发展联盟,累计实施京冀、京津医疗卫生合作项目约50个。

与此同时,50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685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2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三省市313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京津冀48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55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备受老百姓关注的生态环境治理也由“持续向好”向“蓝天常现”转变。2022年北京PM 2.5年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66.5%;交通互联互通由“走得了”向“走得快”转变,北京形成航空“双枢纽”格局,“轨道上的京津冀”不断巩固提升,京张高铁、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开通运营,京哈高铁全线贯通,京昆、京台、京秦等9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