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稳步推进
发布时间:2022/11/07 新闻 浏览:121
日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将持续对外开放,欢迎更多国际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
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持续推进,近年来,以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为代表的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持有A股市值整体增加,外资机构对于A股高端制造、新能源等行业领域持续看好。与此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断推进,10月以来已有十余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GDR(全球存托凭证)发行相关公告。
年内获批QFII机构达55家
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合格境外投资者名录显示,截至今年9月,累计获批的QFII机构总数已达723家。其中,今年以来获批的QFII机构数量便有55家。与此同时,10月以来还有思睿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圣彼得堡银行、约翰街资本有限公司等14家外资机构提交了QFII申请。其中,六家最新审批状态显示为“受理通知”,八家为“一次书面反馈”。
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QFII投资A股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据Wind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QFII共现身664家A股上市公司,持仓市值达2077.88亿元。与2019年末所持有的288家A股上市公司、持仓市值合计1567.82亿元相比,三年来均出现明显增长。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外资机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一方面是看好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认为我国存在较多投资机遇,能够带来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日渐成熟,运行高效稳定,吸引众多外资机构前来投资。
“中国将继续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希望国际参与者分享中国的增长,中国的开放政策具有非常稳健的基础。”方星海表示,可以看到国际机构反应热烈,已经有很多机构进入中国市场,还有一些机构正在积极准备申请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机构发展非常好,超过了原来预期。
“如果投资者现在投资A股市场,在两到三年的时间范围内,他们将看到可观的回报。”富达国际亚太区股票研究总监缪子美表示,中国正在摆脱旧增长模式,向消费驱动、高端制造和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迈进。富达国际看好消费必需品、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等行业,同时看好包括制造业、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供应链等在内的行业和主题。
境外GDR发行队伍持续扩容
外资机构持续进入的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当前,GDR正在成为A股上市公司跨境融资的新选项,赴境外GDR发行上市队伍不断扩容。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完全统计,11月以来,已有两家公司发布GDR发行相关公告,10月则新添了十余家即将发行GDR的A股上市公司。
11月3日,方大炭素公告称,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发行GDR所对应的新增A股基础股票不超过5.71亿股,按照公司确定的转换比例计算,GDR发行数量不超过5708.96万份。完成本次发行后,公司可到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此前的11月1日晚,国联股份也发布了公司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获中国证监会批复的相关公告。而自10月以来,包括中鼎股份、捷佳伟创、先导智能、美锦能源、杭可科技、东方财富等在内的15家A股上市公司均发布了与GDR发行有关的公告,持续推进赴境外GDR发行上市事宜。
从企业类型来看,千亿元龙头企业与细分行业领军企业齐驱并进,既有隆基绿能等千亿元市值龙头企业,也有先导智能、捷佳伟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与此同时,与国资控股企业相比,更多民营企业也加入本轮GDR发行的“浪潮”之中。
中信证券表示,发行GDR的公司正从内向传统行业往外向成长制造业转变。“沪伦通”时期,发行GDR的公司集中在金融、电力等传统行业,“中欧通”时期则主要为新能源等成长制造类企业,且海外业务占比较大。根据2022年中报数据,今年已发行或拟发行GDR的企业中,八家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超过10%,四家超过40%。
“从国资控股到民营企业这一变化,一方面与瑞交所对于中资企业发行GDR的规定相比伦敦证券交易所更为宽松有关,另一方面显示出我国在近年来对外进行资本开放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强化了外资对于我国企业的信任程度,愿意参投、控投中资企业在海外地区发行的GDR。”华宝证券在研报中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证券类公司中,继2019年华泰证券在“沪伦通”机制下于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GDR后,东方财富近日公告称,拟在取得境内外相关有权监管部门的批准后,发行GDR并申请在瑞交所挂牌上市。业内人士表示,随着A股上市公司跨境业务需求持续增加,券商拓展海外业务迎来新契机。“GDR发行一方面有望吸引海外长期投资者,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另一方面便于募集境外资金,增厚资本实力,有助于公司在中资券商出海趋势中拓展海外业务布局,强化自身国际化竞争水平。”安信证券非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张经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