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多管齐下促进外汇市场发展与开放 服务实体经济再出新招

新闻

保险互联网营销不可随性 保险互联网营销不可随性

“2023增额寿榜单!内行人只推荐这三款!”“虎年保险榜单闭眼入,不踩坑!”“人生7张保单,你配齐了吗?”……...

  • 夜经济提质升级之路如何走

    夜幕下的四川阆中古城光影璀璨,以南津关古镇、嘉陵江江面为舞台,不同主题的场景接续变幻,呈现出一幅鲜活的“蜀味”画卷;在北京,亮马河游船旅游开启首航,夜色中划出一道光影闪耀的风景线;在安徽黄山,徽州古...

  • 电、光、锂“新三样”走俏海外

    3月17日,在深圳盐田港码头,150辆比亚迪唐EV汽车顺利完成报关手续后,通过集装箱运输的方式驶向挪威奥斯陆,供给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 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电(新能源汽车)、光(光伏产品)、锂(锂电池...

  • 构建数字经济“朋友圈”,天融信将持续扩容

    3月30日,天融信科技集团主办的“势在·人为”融信天下合作伙伴大会2023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天融信在渠道营销体系建设方面与合作伙伴在26大行业,300多个细分领域达成了合作,全行业营销、全区域覆...

  • 北京:老旧铁路桥涵洞变身“元宇宙时光隧道”

    (28日),位于京哈铁路沿线的“元宇宙时光隧道”正式亮相,成为继“元宇宙森林”、“双生之树”等之后,北京市朝阳区打造的又一处“数智”打卡地。 “元宇宙时光隧道”位于尚8国际广告园内,原为双井辖区京哈铁路沿线桥梁...

  • 北京石景山启动建设城市新青年社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项目近日启动,该项目由石景山区政府与市保障房中心合作投资,是石景山第一个通过专业化运营管理盘活农工商存量房屋的试点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可提供房源...

财经

用电量攀升 中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用电量攀升 中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所在。近期用电量、用电报装数等一系列电力相关数据显示,多地中...

  •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稳中求进促发展 提质增效强信心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2022年财务数据摘要(人民币): • 集团资产总额34.6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37%。 • 净利润3,231.66亿元,较上年增长6.33%;利息净...

  • 规范“消”字号产品市场需多方共治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案件办理过程中,检测机构出具的定量检测报告是行政监管和检察监督的有力依据,但获取报告却是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面对的工作难点。 ...

  • 2025年北京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达250万千瓦

    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园区、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到2025年,北京市将实现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万千瓦左右的目标……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研究制定...

  • 去年147家国企混改募资近千亿元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2022年度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市场运行报告显示,去年共有147家国有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募集资金总额995.65亿元。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项目增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

  • 大兴国际机场开启夏航季

    从26日起,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动2023年夏航季航班计划。本航季将持续至10月28日,共计217天。夏航季计划开通国内定期客运航线147条,陆续新增2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包括北京大兴至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大阪、东...

多管齐下促进外汇市场发展与开放 服务实体经济再出新招

发布时间:2022/05/24 新闻 浏览:75

近日,为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发展与开放,更好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管理外汇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一系列支持市场主体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

“有效管理外汇风险是各类市场主体稳健经营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内外市场的普遍实践。”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市场主体更好管理汇率风险,外汇局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发布了《通知》,从丰富交易工具、完善基础设施、推进简政放权等方面,提升外汇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外汇市场更好地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

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建设

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作为参与外汇市场的重要主体,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在微观层面决定了外汇市场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截至2021年年末,国内外汇市场已有124家银行具有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资格,涵盖全国各地大中小型和中外资各类银行。

近年来,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外汇风险管理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看到,当前,部分银行外汇服务与适应高质量发展、满足多样化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为此,《通知》结合近年来的市场实践,要求金融机构持续加强服务实体经济外汇风险管理的能力建设,重点包括:一是持续引导客户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二是坚持实需原则灵活展业;三是持续提升基层机构服务能力。这既是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促进自身外汇业务健康发展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外汇局推出合作远期结售汇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与具备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资格且展业条件较好的金融机构合作为客户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近年来,合作远期结售汇业务一直保持稳步发展,成为服务县域地区中小微企业的重要举措。《通知》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增加合作办理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优化市场准入和业务管理。

其中,根据《银行合作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细则》,申请合作掉期业务,应取得合作远期结售汇业务资格两年以上,且合作远期结售汇业务规模在最近两年均达到即期结售汇业务规模的5%。对于这一门槛的设置,外汇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汇率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熟悉远期结售汇业务的客户,才会逐渐拓展至其他衍生品业务。“我们对合作掉期提出一些要求,是希望银行夯实业务基础,不断拓展客户群体。”上述负责人表示。

此外,为更好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汇率风险,上述负责人表示,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增加线上交易服务,并通过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供应链平台等线上平台增加与中小企业的联系,争取提供更加多元、有效的服务。

新增两项外汇期权品种

丰富交易工具是市场主体对深化外汇市场发展的一个主要需求。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外汇局坚持实需交易、风险可控、市场导向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衍生,逐步增加外汇市场交易品种。目前,国内外汇市场已形成涵盖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普通欧式期权及其组合)的衍生品产品体系,2021年交易量达22.6万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6.5倍,为市场主体管理外汇风险提供了重要支持。

目前,期权已成为企业使用较多的一种外汇套保工具。自2011年国内外汇市场推出普通欧式期权以来,交易量逐年增加,2021年,银行对客户外汇市场期权交易量3446亿美元,占银行对客户外汇衍生品交易总量的26%。

外汇局根据市场调研情况在此次《通知》中明确,支持金融机构对客户新增人民币对外汇普通美式期权、亚式期权及其组合产品。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新增美式期权、亚式期权将有利于丰富市场主体交易工具选择,进一步满足灵活、多样化的外汇套保需求。

上述有关负责人解释称,欧式期权买方只能在到期日当天行使权利,美式期权买方可以在到期日之前行使权利,即具有提前行权的权利,更加灵活,适用于资金收付时点具有不确定性的客户;亚式期权与欧式期权、美式期权的区别主要是在标的价格上,美式期权、欧式期权标的价格是单个时点上的价格,亚式期权标的价格是未来约定时期内的平均价格,适用于未来约定时期用平均汇率进行贸易结算的企业。

“现有普通欧式期权市场已培育多年,新增产品总体上符合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王春英表示,未来,外汇局将根据市场需求,继续稳步推动国内外汇市场产品创新。

支持银行自身外汇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银行自身外汇风险管理也日益重要,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同时,外汇局不断优化管理理念和方式,简化银行自身结售汇行政许可手续,适当放开银行自身外汇衍生品业务,支持银行高效管理自身外汇风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外汇局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这次发布的《通知》,继续推进外汇市场相关业务办理便利化。一是简化银行办理合作衍生品业务的市场准入管理,将合作银行分支机构开办业务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前报告;二是简化银行资本金本外币转换管理,对于符合条件的业务取消事前审批;三是取消银行贵金属业务汇率敞口平盘备案,允许银行自行办理平盘;四是支持外资银行在国内经营和发展,为资本金结汇提供便利化安排。

此外,《通知》明确,银行对于自身项下黄金进口、利润、资本金(营运资金,政策性注资除外)、直接投资等几类常见业务形成的外汇敞口,可按照实需原则运用人民币对外汇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这既便利银行有效管理自身外汇风险,促进银行业稳健发展,也有利于丰富外汇市场供求,提升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王春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