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3个剖面看成都稳中求进

新闻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想要来一场不受拘束还有礼物拿的旅行,也想要来一场跟上网络热点的城市漫游,一切尽在重庆渝中! 不必远...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无论是头部商家还是中小商家,都要直面双11这场营销大考。随着新型电商业态的演进,抖音已经成为双11大...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3个剖面看成都稳中求进

发布时间:2022/04/08 新闻 浏览:117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3月31日,成都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谋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绿色生产项目,用高能级项目引领提升全球通达力、创新牵引力、要素运筹力和供应链辐射力,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从重大项目建设到产业建圈强链,从幸福美好生活工程到城市人间烟火气息,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抓抢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服务“国之大者”落实“省之大计”,充分发挥极核主干城市功能,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稳中求进。近日,记者分别走进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基地、商贸流通现场等经济建设前沿,从3个剖面展示成都坚持起步争先、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奋斗场景。

剖面A

重点项目建设

【现场探访】

时间:4月1日地点:龙泉驿区永华路

摘要: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以下简称“成都基地”)项目,为省、市重点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总投资约17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我国西部地区机动车排放权威认证空白。

4月1日,当记者驾车行驶至龙泉驿区洪黄大道,远远地看见数台塔吊不停地转动着,一排排建筑物已拔地而起,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正忙碌着。

“那三排建筑物已主体完工,分别是重型车、轻型车检测中心和停车楼,正在进行基础施工的是PEMS测试中心和研发中心,另外宿舍楼也正在进行负一层主体结构施工。”蔡伟一边指着建筑工地繁忙现场一边介绍说,整个现场共有6处工地同步施工,正按照计划顺利推进,一期项目将于明年2月竣工。

蔡伟是成都机动车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部长,为该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他称,该项目被列为省市重点项目和省级重点推进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填补西部地区机动车排放权威认证空白,抢占国际先进技术研发高地,赋能成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加速机动车环保产业聚集和迭代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站在成都基地项目展厅二楼顶上,看到共有6栋建筑同步施工,建设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该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获得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为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了保障,目前停车楼、重型检测中心、轻型检测中心主体已全部完成,PEMS测试中心基础建设已完成60%,研发中心基础建设已完成80%。

成都基地项目位于中法成都生态园内,占地131亩,由成都机动车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7亿元,计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按照“六中心一平台”的定位进行规划,包括建设机动车排放认证中心、机动车排放测试中心、模拟研究与模型研发中心、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机动车西部数据中心、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产业孵化中心及机动车污染控制方面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并为项目二期预留建设空间。

一期项目于去年10月18日正式动工,计划于明年2月整体竣工,今年5月底前将具备试验设备进场安装调试条件。整个项目建设多措并举保障顺利推进,确保按照建设进度计划如期完工,尽早地投入使用。

记者注意到,毗邻龙泉驿区汽车城大道的成都基地项目,与集聚于龙泉驿区的汽车品牌制造商的距离仅二三公里。近年来,成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形成研发、设计、生产、配套、物流相互促进并具有区域特色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成都基地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有效促进机动车环保产业孵化,推动成都汽车产业链条升级。

“该项目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水准建设,集成检测认证、模拟研发、产业孵化及学术交流于一体。”蔡伟介绍说,成都基地项目立足国际水准,全面对标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机动车实验室,通过创新机制,强化机动车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污染控制新标准制定,产学研用联盟构建,着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开放交流合作平台,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专业实验室。

不仅如此,该项目汇集全国高端环保科研平台和环保科技资源,抢占国际先进技术研发高地,将促进国内乃至全球行业创新骨干和领军人才聚集,吸引更多企业将研发团队在成都布局,进一步完善成都汽车产业链,赋能产业建圈强链,为成都乃至西部地区的移动源污染防控,加速机动车环保产业聚集和迭代升级,助推产业向高端高质发展,都会产生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剖面B

产业建圈强链

【现场探访】

时间:3月31日地点:金堂县淮口镇

摘要:503%-541%!这是通威股份发布的一季度业绩增长预告。作为成都上市公司龙头,通威股份的这份成绩单创出成都企业一季度净利润值最高纪录。在位于金堂县淮口镇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的“超级工厂”,记者探访了这家光伏巨头高增长的秘密。

3月31日,当记者走进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看到300余米长的参观通道两旁是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车间。纤尘不染的智能化车间里,数十台状若“机械手臂”的工业机器人正在生产线上忙活,抓取出一片薄薄的硅片进行加工,动作轻柔又灵巧。

车间内现代化设备林立,承担“快递”功能的十几台IGV智能小车运送各种材料来回穿梭。然而,记者在现场并没有看到工人忙碌的火热场景,整个车间除了偶尔有两三个技术人员巡检外,几乎全是IGV机器人在“上班”。

“这些机器人充电3小时,就可以工作12小时。它们不知疲倦,在将生产效率提升141%的同时,还减少用工40%,并降低碎片率25%。”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副总经理翟绪锦介绍,太阳能电池片的整个生产过程都由智能化生产线上的各类机器人完成。

这样的“智慧工厂”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翟绪锦介绍,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是四川省重大投资项目,一期6.6GW项目于2020年3月25日启动建设,第一张电池片于2021年5月下线,“通威充分利用产业链优势,正在积极打造千亿级清洁能源制造基地。”

通威太阳能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光伏产业的崛起以及国家对光伏产业持续的政策“加码”。近期,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光伏产业政策利好文件。最近出台的《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优化能源结构。去年12月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牢牢把握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着力方向,聚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和清洁能源应用产业,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作为一家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的企业,我们备受鼓舞。”翟绪锦说,金堂项目规划四期,预计2023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30GW电池片产能,预计新增产值约700亿元。产品20%以上计划通过中欧班列出口海外市场。全面达产后,将成为东部新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产业支撑。

一个头部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加速器”,同时也是“区域+产业”品牌集群式崛起的重要方式。在通威的带动示范下,众多光伏产业新主体纷纷抢滩成都——通威太阳能与天合光能联合投资高效晶硅电池项目,福建奋安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的光伏支架生产基地项目,侨源气体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特种气体生产基地项目等众多领军型企业相继入驻金堂。3月30日,通合新能源S2车间迎来首片电池片下线。

在全球光伏产业的版图上,成都已经成为重镇。数据显示,目前,通威已连续6年成为全球高效太阳能电池规模最大、出货量最大、盈利最多的企业。“光伏产业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谈到产业发展前景,翟绪锦信心满满。

展望未来,在“链主”企业的带动下,将引领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发展,吸引光伏高端制造配套企业在成都落户,在区域内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重要产业支撑。

这正是成都大力发展制造业的一个缩影。来自成都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工业投资增长9.7%,全市448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完成投资966.1亿元,125个项目开工建设,177个项目竣工投产。2022年,全市计划推进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453个,总投资5918.5亿元。3月31日,成都市先进制造业建圈强链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共有59个重大工业项目破土动工。

剖面C

消费活力释放

【现场探访】

时间:3月29日地点:中心城区商圈

摘要:消费聚集着人间烟火气息,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彰显城市发展的韧性和活力。得益于大力实施促消费政策,优化提升春熙路等重点商圈、太古里等特色商业街区,加快发展乡村消费、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着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应对疫情不利影响,前两月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5.3%。

清明节小长假前夕的3月29日,成都IFS门外,查验健康码、一米线外间隔排队、红外测温……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消费者有序进入商场。

3月21日,上海中商数据和成都零售商协会联合发布的《2021年度成都首入品牌研究》显示,2021年成都首店数量创新高,共计引入801家各类首店,仅次于上海、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称,首店能体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成效。“一个城市有足够的国际品牌,有自己独特的旗舰店,甚至有首发活动,便能说明品牌已经看到了它的消费能力。”

作为诸多“首店”载体的重要选择之一,成都IFS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走访中,记者注意到商场内部的持续“上新”,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据了解,成都IFS在2022年伊始就已陆续带来Burberry全球最新主线店、Bvlgari全国首家双层店、Gucci西南最新形象店、VertuLife西南首店等重磅级首店。另外,RogerVivier最新形象店、Givenchy最新形象店、AcupunctureLondon全国首家黑标店、i.t最新形象店也均在第一季度完成了升级焕新。

另一边相隔不远,中国西部首家乐高品牌旗舰店2月18日在成都开业。对于选择把第7家品牌旗舰店落地成都的原因,乐高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黄国强表示,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超大城市,拥有很多成熟的商圈,通过在成都设立品牌旗舰店,可以辐射整个西部地区,提升西部地区消费者的体验。

无独有偶。早在1月2日,成都伊藤第二家食品生活馆——金融城店正式营业。成都伊藤洋华堂副总经理兼营业副本部长田德超说,“今年我们更加重视经营效率,充分考虑顾客的消费场景打造,整合更多的供应链资源布局全渠道销售,同时聚焦商品和服务,不断提升消费者现场体验。”

与此同时,各大商家、企业还精心推出大力度的优惠促销活动,纷纷通过创意市集、艺术展、情景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的线下特色活动吸引客流,利用“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等不同的场景,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实现购销两旺。

线上的形式多样,进一步推动了消费提升。据四川省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成都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645.65亿元,同比增长4.34%;实现网络零售额831.71亿元,同比增长5.51%。

一系列数据的背后,彰显了消费市场韧性。当然,这离不开政策的持续加码和推动。最近,为帮助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四川省出台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方案,从7个领域共推出了43条具体措施,为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提供针对性帮扶。今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着力促进消费恢复提升。目前,成都市《关于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送审稿)》已通过市政府第162次常务会议审议,即将出台的30条政策措施将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