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小摊贩二维码收款无需担忧 个人收款码不关闭、不停用、功能不变

新闻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共会世界之美”路演活动于北京圆满收官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共会世界之美”路演活动于北京圆...

近日,由北京北辰会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辰会投”)主办的国家 会议中心二期“共会世界之美”系列路演...

  • 西泠拍卖收官征集 | 11月11日至12日,北京站

      西泠拍卖收官征集: 北京站 时间:11月11日至12日(周六、周日) 地点:西泠拍卖北京办事处,东城区东四头条7号(近地铁5号线东四站B口) 西泠春秋大拍、西泠(绍兴)拍卖、西泠网拍•艺是...

  • 2023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邀请您助力!

    它来了它来了,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来了!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与线上答题,为本区助力,作科普“答”人! 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形式开展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好友实时PK答题、...

  •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想要来一场不受拘束还有礼物拿的旅行,也想要来一场跟上网络热点的城市漫游,一切尽在重庆渝中! 不必远行,漫步渝中。 9月29日-10月8日沉浸式体验山城浪漫,在城市漫游里追赶网络热度,换一种旅游视角,融入...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财经

  • 海新域FA业务“亮剑”

    从部门成立到工作链路的打通,从服务模式的探索再到大信息、生物医药专场企业股权融资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北京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新域”)FA事业部门用了不到四个月。 国资引领,五大亮...

  • 平安人寿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以“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为口号,旨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平安人寿...

  • 苍洱见秘境,艺术即生活

    大理半山艾迪携任萌潮流艺术展亮相,打造云南旅居风向标 艺术惊艳时光,美好恰逢其时——2023年9月30日,大理半山艾迪艺术示范区正式亮相,同期启幕的还有项目与青年艺术家任萌合作的“潮行之境·心动半山” 潮流艺术展。...

  •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无论是头部商家还是中小商家,都要直面双11这场营销大考。随着新型电商业态的演进,抖音已经成为双11大促商家必争之地,这次抖音双11巨量千川助力商家提前备战,抢夺双11流量,赢战双11。 巨量千川作为商家双1...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小摊贩二维码收款无需担忧 个人收款码不关闭、不停用、功能不变

发布时间:2022/02/25 新闻 浏览:157

街头卖烤红薯的大爷不用担心贴在摊位上的二维码不能用了。

3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将开始实施,其中涉及个人收款码的部分如何落地备受关注。尤其是近期,网络上关于个人收款码能否进行经营性收款的讨论较多。针对这一疑惑,2月2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告明确,3月1日之后,个人收款码可继续使用,不关闭、不停用、功能不变。同时新设“个人经营收款码”,用户可自由选择使用。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

摊贩个人收款码能继续用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对于流动摊位等经营规模小,或偶然发生经营收款的个人经营者,3月1日后可继续使用原有的个人收款码。

2月2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关于优化条码支付服务的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精准和便捷的支付服务,新设“个人经营收款码”,用户可自由选择使用。

业内专家表示,如用户选择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后,原有的“个人收款码”可继续保留,不关闭、不停用,个人日常收付款可继续使用“个人收款码”。

在支付清算协会公告发布后,微信、支付宝也先后发布公告称,3月1日之后,个人收款码可继续正常使用。

微信公告称,3月1日之后,结合用户收款情况,将陆续通过微信收款助手消息通知等方式发出邀请,在用户自愿的情况下提供个人经营收款码,免费领取物料码牌。

支付宝也表示,3月1日之后,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可继续使用,也可继续享受现有的包括提现免费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此举是对《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的优化,充分尊重用户的选择权,最大程度降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和条码支付管理带来的影响,给市场和用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是否转个人经营码由用户决定

当前,条码支付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支付方式。其中,“个人收款码”不仅被用于个人日常出行、日用品消费、小额支付等场景,还有大量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用户用于日常经营。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编著的《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0》,2019年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共处理支付收单业务1737.55亿笔,金额达26.74万亿元。

为了让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用户更便捷、安全地使用条码支付方式进行日常经营,强化支付机构服务意识,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商会员机构研究提出了行业自律建议,进一步细化、完善支付服务功能,对具有明显经营特征的个人用户专设了“个人经营收款码”。

对此,董希淼表示,用户使用条码支付将有了“二选一”的机会:一方面,新设“个人经营收款码”,功能更强大,用户可自由选择使用;另一方面,原来的个人收款码功能保持不变,原用户可以继续使用。

那么,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有何好处?业内专家认为,“个人经营收款码”拓展了服务功能,不增加服务成本,不改变用户体验。一方面,“个人经营收款码”可以用于没有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人经营者,便于其更加精准和便捷地获取更优质的支付服务。比如,个人经营收款码可接受信用卡付款,有利于拓展客源。另外,还可获得账务管理、交易对账、特定营销等增值服务。支付机构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可以开发更多服务选项。另一方面,个人经营收款码还能够更好实现交易风险防控,更有效地保障用户资金安全,维护消费者、个人商户及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由支付机构将其比照商户管理,交易信息会进一步准确,一旦发生纠纷,能够更好更快地维权。

支付宝公告称,升级后,用户原有的收钱免费、提现免费等权益将继续享有,还将会享有更高的“敢收敢赔”保障额度等权益。微信支付也表示,可提供经营账本、经营分析等服务。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整体来看,此次对个人收款条码的监管政策从市场经营层面来看,不会对行业持续发展造成影响。普通用户扫码支付体验不会受到影响,街边摊贩等广大小微商户经营成本也没有增加。

对于申请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的用户,手续也并不复杂。据了解,支付机构要按照最少、必要原则精简地提交材料,并主要通过在线方式提交。

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商家使用“个人收款码”“个人经营收款码”“商户收款码”中的哪一种,消费者通过商家提供的收款码付款,体验与现状相同、支付无障碍。如商家使用“个人收款码”收款,消费者仅能使用借记卡或支付账户余额支付。如果商家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或“商户收款码”收款,消费者还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一旦发生纠纷,也能够更方便、准确举证,维护自身权益。

管好收款码守护消费者

王蓬博认为,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公告既考虑到收款码的普惠性、便利性特点,也符合央行一直提出的审慎监管的思路,在发展和合规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特别是对中小微商户的持续健康经营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也符合市场预期。

当前,个人收款码存在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去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发布,正是为了加强行业管理,堵住漏洞,斩断非法链条,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和小微商户的资金安全。

同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还涉及反洗钱。为了防范不法分子使用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远程转移赌资。央行明确,要求个人静态收款条码原则上禁止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确有必要的实行白名单管理。对于通过截屏、下载等方式保存的个人动态收款条码,也要参照执行个人静态收款条码有关要求。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改造支付受理终端、申请虚假商户等手段盗取个人信息、盗用账户资金,甚至违法犯罪。如一些人使用个人静态收款条码与赌客“点对点”线上远程转移赌资,将赌资分拆隐藏在正常交易场景里。

董希淼认为,条码支付在方便大家的同时,的确存在一些容易被利用的空子,加强管理是必要的,有助于推动条码支付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防范支付结算领域风险,更好地保护商户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有关部门同时提醒,近期还须谨防利用“收款码升级”进行的诈骗行为。近期,有人打着“个人收款码升级”“更换码牌”等旗号进行诈骗。支付清算协会公告提醒支付机构要畅通渠道,加强和用户的沟通解释,避免不法分子借机诈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提醒用户,若有相关人士上门推广,请谨防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