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
长和天价交易更多细节曝光意大利家族接手成关键「...
数据源:星岛日报 长和(001)上周出售中港以外的港口业务,套现达190亿美元(约1482亿港元),再有更多洽谈细节曝光。消息指,新买家以贝莱德牵头的「BlackRock-TiL」财团,当中最关键其实是TiL主席兼母企MSC...
财经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起步一脚“大油门” 新年多地超千个项目开工
发布时间:2022/02/04 新闻 浏览:261
新年开工忙!2022年才刚开始不到两周,便已有多个省市接连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涉及交通、城市建设、新基建等各项领域,一系列投资项目的密集开工,为新年稳增长起步给出一脚“大油门”。
1月9日,宜昌市53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537亿元;咸宁154个项目同步开工,总投资达779.3亿元,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和社会民生等重大项目。
1月6日,上海“五个新城”首批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共计40个,总投资额1328.2亿元,涉及高端产业、科创、基础设施、重大民生等领域;海南自贸港建设项目2022年度第一批集中开工仪式在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举行,本次集中开工项目142个,总投资373亿元。
1月5日,浙江举行2022年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58个项目参加本次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63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21亿元,计划3月底前全部实质性开工建设。
1月4日,上海浦东8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176亿元;安徽举行2022年第一批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集中开工重大项目731个,总投资376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62.5亿元;四川省发布消息,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00个,总投资2322亿元;厦门集中开工132个项目,总投资11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3亿元,项目涵盖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
……
扎堆开工原因何在?
相较于往年基建项目多在2、3月份开工,今年提前了至少一个月时间。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新年伊始,各地频传重大项目开工消息,表明投资开始加力提速。
温彬认为,一方面,稳定经济增速必须加大力度提振内需,投资要发挥关键性作用,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都要积极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年初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加大相关领域投入,是落实政策发力靠前和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加快形成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基本盘。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在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解读时表示,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等领域加大投入,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
从近期各地开工的重大项目上来看,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仍占重要地位,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教育、环保、公共卫生等方面也是重点布局方向。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也认为,新型基础设施连接消费和投资,甚至直接创造新型消费,具有较大的乘数效应,是拓展投资空间、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领域,也是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关键作用的重要抓手。
政策和资金已就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此前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国家发改委的“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靠前加强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水利、交通、生态环保、农业农村、市政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靠前下达资金。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节奏;三是靠前安排项目。加快推进在建工程,抓紧新开工一批成熟的项目,拉动有效投资。同时,狠抓政策落地见效,尽快把宏观经济政策落实到微观市场主体。
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抓紧发行今年已下达的专项债,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安排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撬动更多社会投资,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2021年底,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根据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通知,2022年专项债券资金继续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个大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此前表示,已形成2022年专项债券准备项目清单,为2022年专项债券加快发行使用打下扎实的项目基础。
市场对今年基建投资发力抱有较高预期。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分析称,考虑财政结转和专项债提前下达量超过往年等因素,今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将显著高于季节性增速,中性预测增速或达10%。
机构看好“大基建”行情
“稳增长”主线已成为当前市场共识。机构普遍预计,2022年基建项目落地速度较2021年将明显加快,看好年初“大基建”行情。其中,“新基建”或将成为新一年的重要增长点。
国盛证券熊园团队认为,总量上看,2022年基建增速大概率明显回升。
德邦证券表示,从资金端看,预计2022年将有9000亿元的增量基建资金,带动基建增速或达5.3%。
机构预计,2022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预计与2021年相比或出现略增,将有力支撑基建投资增速回暖。
国盛证券研究团队分析表示,交通、能源、水利仍是2022年传统基建领域的发力重点。如交通强国建设工程的多个重点项目均是2021下半年或年底才初步开工,2022年将进入全面施工建设阶段。
广发基金投研团队强调,基建投资可能将成为2022年尤其是上半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而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成为2022年基建投资的重要增长点。未来,光伏、风电、储能或将成为绿电资产的主要投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