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向智而行 破局增长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
图 | 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现场 2024年11月15日,由财能科技主办的2024财能书院CFO年度论坛在北京盛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财会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以及企业CFO、财务总监等近600人出席论坛。本...
-
火热报名中!11月15日·北京,邀您共赴2024财能书院...
2024年,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与调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工智能+”加速冲击千行百业,众多企业深陷转型困局,亟需发掘增长新动能。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变革先机,打造一流数智化财务管控体系,赋能业务开...
-
2024“白塔夜话”文化活动启幕,单霁翔谈文化遗产保护
9月24日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西城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白塔夜话”文化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启幕。图为乐手现场演奏。 ...
-
动码印章创新防伪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加速数字...
数字经济代表全球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今中国已成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数字经济领先国家,为继续走好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增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北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
-
专访爱普生中国总裁岩崎哲也:携手中国伙伴迈向更...
“面对当下的全球环境问题,我们认为爱普生拥有的‘省、小、精’技术,无疑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爱普生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岩崎哲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专访时谈及,“省、小、精”...
财经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
利安护航 与宁同行—— 利安人寿超200亿保险保障助力...
3月17日,2024南京半程马拉松在南京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鸣枪开跑。全球2万多名跑者齐聚南京,奔跑在“全世界最美的马拉松赛道”,领略长江之滨古都城市的厚重,感受生生不息、协同包容的长江文化。利安人寿连续...
“房住不炒”!降温成2021年全国土地市场最大特点
发布时间:2022/01/04 新闻 浏览:260
刚刚过去的2021年,各地陆续出台了多项市场调控政策,全国土地市场也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全年走势整体稳中有降。
记者盘点了一下2021年的全国土地市场,发现降温是全年最大的一个特点。
2021年,在经济逐步复苏、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宏观背景下,房地产调控政策积极介入,房地产市场运行趋于稳定。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到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7314亿元,同比增长6.0%;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82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2%,土地成交价款14519亿元,增长4.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所长王徽:房地产土地成交的下降,实现了房地产调控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实现土地市场更好地让资源和需求进行匹配。通过资金的加强监管,使得房地产(企业)拿地的过程中更加理性,同时它能够根据城市的发展情况来进行土地的拍卖选择。
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必然也会传导到其上游土地市场,自然资源部监测的数据也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主要监测城市住宅地价同、环比增速回落,全国住宅用地市场处于平稳运行区间。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和技术学院副院长朱道林:一线城市基本上是稳定,然后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地区部分城市有所回升,这也实际上体现了土地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市场回归生产要素市场、回归理性的一个基本体现。
记者注意到,2021年土地市场持续调控,又受到疫情影响,导致各城市推地节奏也有所放缓,土地市场整体供需双降,特别在调控趋严和金融环境趋紧的背景下,全国土地市场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平稳运行。
北京: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精准调控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表示,2021年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精准调控,合理设置土地上限价格,全年完成年度商品住宅供应的111%,稳地价效果明显。
此外,北京还坚持租购并举,不断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021年12月27日,随着房山区拱辰街道的一块商品住宅用地顺利成交,至此北京市2021年度商品住宅供地工作平稳收官,全年共成交63宗地,总用地面积约333公顷,规划建筑规模约68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供应计划300公顷的111%。成交商品住宅用地面积、规划建筑规模较去年全年增加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所长王徽:人口加快流入的城市,它的房地产需求相对比较旺盛,所以土地的供给相对丰富,然后成交的比例和成交的金额也在上升。
记者注意到,在2021年度商品住宅批次供地中,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联合北京市住建委等相关部门,在土地出让环节综合施策,结合项目所在区域位置、周边房地产市场情况、土地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宜调控工具,合理设置地价上限,加强房地产市场精准调控。
此外,北京还不断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表示,2021年度在土地供应中选址中心城区、多点及副中心区域毗邻产业园区、轨道交通站点的项目,通过集中建设和配建等方式进一步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用地供应,共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76万平方米,有效促进大城市职住平衡发展,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专家:今后土地市场将处于平稳发展态势
对于今后土地市场的走势,专家表示,国内土地市场还将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态势。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和技术学院副院长朱道林: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坚持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高强度的调控措施,我觉得这是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在整体的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来看,依然是一个平稳发展的趋势。
专家表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基调。特别是“一城一策”楼市调控越来越深入人心,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情况适时调整,对于房地产市场水分过大的城市,调控政策要及时介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所长王徽:在因城施策的过程中,把调控的权力和责任赋予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能够根据城市自身的土地需求、住房需求来进行土地市场的供给的调节。比如像一些一线城市,在土地拍卖的过程中,对于房地产的资质要求、资金门槛都设立了相对比较高的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我们的调控政策更加精准,更加符合不同城市发展的要求。
专家还建议,下一步各地应加大对土地供应监管力度,促进存量土地开发形成实际供应,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强化监管统筹。
专家:“房住不炒”已深入人心
2021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多次重申“房住不炒”基本定位,地方政府也持续推进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房住不炒”已经深入人心,不但不会改变还会一直坚持下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所长王徽:从2021年我们土地市场的运行情况来讲,一个大的原则和方向就是坚持“房住不炒”这样一个定位。这个定位自2016年提出来以后,应该说已经在中央层面、地方层面、房地产企业乃至老百姓心中都建立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发展理念。
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2021年以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通知,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中国人民银行强调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自然资源部切实落实“稳地价”要求,及时调整完善住宅用地“招拍挂”出让规则。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和技术学院副院长朱道林:2021年的(土地)整体市场情况来看,尤其是像北京、上海等这些一线城市的土地供应规模,土地市场也开始回归平稳。这就表明我们整个在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房住不炒”的调控,达到了预期效果。
地方层面,各城市因城施策,稳定市场预期。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在离异买房、住房赠与管理、购房准入标准等方面收紧限购限售政策;无锡、大连、西安、惠州等城市实施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青岛、成都等城市采取竞品质拍卖;天津市、福州市等多地下调土地拍卖溢价率上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所长王徽: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通过资金的调控、土地市场的供给的改革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为合理的需求创造很好的供给条件。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和良性的循环。
各地积极探索不动产网上登记新模式
不动产登记的信息化、网络化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自然资源部也明确表示,要持续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记者了解到,日前,河北、山东等地推出了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结果电子证明、线上办理不动产证过户手续等举措,方便市民网上办理不动产登记。
近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等10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政务服务领域推广应用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结果电子证明的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河北省将在户籍管理、社会救助家庭认定、司法公证查询等领域推广应用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结果电子证明,电子证明可通过河北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共享核验相关信息。电子证明与纸质不动产权证书(证明)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作为办理各类政务事项的材料和依据。
石家庄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信息科科长岳宝良:打破了登记结果查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真正实现了让市民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就可以在手机上获取到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结果,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以前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必须现场人工办理的不动产权证过户手续,在山东济南则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加持,可以在线上完成了包括签约、交易、缴税、过户在内的全部不动产交易流程。
特别是在房产过户环节,二手房的买卖双方即使身在异地,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审核人员借助区块链技术,对房地产经纪平台交易过程的证据链与不动产登记中心的远程见证平台相进行审核、发证。这些便利的背后依靠的正是区块链技术永久留痕、不可篡改的技术特点,保障了交易过程的安全可靠。
济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云柜台”入驻项目总负责人梁芳:把签约的过程,还有我们过程当中做一些贷款的过程、合同过程还有我们资金监管交付的过程,我们全都做了一系列的证据存储,经过客户授权的情况下,我们进行双方的交互,这样去佐证客户在办理交易过程当中真实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