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境外上市新规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发布时间:2021/12/30 新闻 浏览:162
中国证监会12月24日就境外上市相关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规则明确,对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活动实施备案管理,在遵守境内法律法规前提下,满足合规要求的VIE架构企业备案后可赴境外上市。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境外上市相关制度安排释放三大信号,即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并不是对境外上市监管政策的收紧;从增量做起,为存量安排充分的过渡期;证监会将与境内有关行业和领域主管部门建立监管协作机制,并积极推进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制度明确了监管政策,打消了市场疑虑,起到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给中概股市场相关各方吃下“定心丸”。
并非收紧政策
专家认为,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并不是对境外上市监管政策的收紧,而是通过构建清晰稳定的监管制度促进企业依法合规赴境外上市,体现了推进资本市场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证监会此次就境外上市相关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主要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及时释放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大方向并未改变的信号,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一以贯之坚持对外开放的立场。二是释放我国监管部门不仅没有收紧境外上市政策,反而尊重企业依法合规自主选择上市地的信号。三是境外上市将由行政许可改为备案管理,实行更加包容、更为开放的监管模式。
“关键时刻就境外上市相关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释放了坚持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号,给企业和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为下一步开展跨境执法合作奠定基础。”董登新表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说,我国进一步规范境外上市政策并不是对境外上市活动进行限制,资本市场的持续开放不会改变,新规将推动市场规范化法治化运作,更好与国际接轨。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也体现了政策的一以贯之。征求意见稿明确,对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活动实施备案管理。根据规定,对涉及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网络安全审查等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的企业境外上市,在提交备案申请前,企业应当依法申报安全审查。
“此前,证监会多次表态支持企业依法合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除安全审查外,本次征求意见稿也从合规角度明确了几种禁止性情形,补齐了制度短板。这充分体现了政策的延续性。”刘向东表示。
“促进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将有助于防范违法违规、财务造假等损害我国企业国际形象的不利影响,提振国际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更好应对中概股公司风险及突发情况。”董登新表示。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还回应了近期市场上的热点话题。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近期,个别媒体报道中国监管部门将禁止VIE架构企业赴境外上市。此次监管部门明确,在遵守境内法律法规前提下,满足合规要求的VIE架构企业备案后可赴境外上市。此外,新规给出负面清单,清晰设置了‘红绿灯’,明确不可境外上市情形,为企业境外上市活动构建更加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合理界定备案范围
专家认为,此次制度设计的亮点还体现在改革有存量增量之分,设置了过渡期的有关安排。对于哪些企业应纳入备案范围,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并综合财务影响、高管构成、经营场所等因素进行了合理界定。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制度设计方面,一是先从增量开始。对增量企业和发生再融资等活动的存量企业,按要求履行备案程序;其他已在境外上市的存量企业备案将另行安排,给予充分的过渡期。二是区分首发和再融资。充分考虑境外市场再融资便捷高效的特点,对再融资在备案时点、备案材料要求等方面作了差异化的制度安排,与境外市场实践做好衔接,减少对境外上市企业融资活动的影响。
对于注册地不在境内的企业,哪些企业赴境外上市应向证监会履行备案程序,征求意见稿也进行了明确。“区分存量和增量,先从增量做起,设置过渡期安排,体现了稳妥有序推进改革落地实施的总基调。改革坚持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能够稳定市场预期,更好确保备案管理平稳实施。”董登新说。
刘向东表示,明确具体标准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可以合理界定备案范围,符合境外上市中概股的实际情况,也有助于备案管理平稳实施。
加强监管协同
专家认为,此次改革还释放了加强跨部门监管协同的信号。
一方面,明确监管职责,加强监管协同。明确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加强对相关企业和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境外上市监管协调机制,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与行业主管部门在政策制定、日常监管和风险应对等方面加强监管协同。境外上市备案管理与安全审查机制做好衔接,明确境外发行上市涉及安全审查的,应当依法履行安全审查程序。
另一方面,完善跨境证券监管合作安排。与境外证券监管机构建立备案信息通报机制,加强跨境证券监管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境违法违规行为。
此外,强化依法合规约束。明确企业和中介机构依法合规、维护国家安全和保守国家秘密的主体责任。实施备案信息公开,强化社会监督。明确未履行备案程序擅自境外上市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通过行政处罚和诚信档案等措施立体追责,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为保障备案管理顺利实施,证监会将与境内有关行业和领域主管部门建立监管协作机制,加强政策衔接、信息共享和监管协同,不会要求企业到多个部门拿“路条”、跑审批,尽可能减轻企业监管负担。
董登新表示,证监会牵头建立企业境外上市跨部门监管协调机制,将有效提高备案效率;配合推动有关主管部门明晰相关领域的监管制度规则,也将提高政策可预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