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明年“双碳”路径敲定 多部门绘就“施工图”

新闻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六边形战士”?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

新房装修,防水工程无疑是重中之重。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胶市场,不少业主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尤其是“瓷砖胶...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财经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

明年“双碳”路径敲定 多部门绘就“施工图”

发布时间:2021/12/22 新闻 浏览:310

从2021年“1+N”顶层设计的颁布,到最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再到近日多部门陆续亮出“施工图”,2022年“双碳”工作的思路进一步清晰。

从释放的信号来看,新的一年,更强调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在积极推进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及多元储能产业发展的同时,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保供能力建设将加强。同时,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将对地方政府、地方经济和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多产业绿色转型加速推进,业内人士建议尽快完善碳排放“双控”相关配套细则。

多部门亮出明年双碳“施工图”

“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比近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双碳”工作的要求,去年是定目标、提要求,今年则是把方向、控节奏,要“先立后破”。

“这些论断是对前期运动式减碳、一刀切式停产的纠偏。”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认为,要充分认识双碳的长期性与系统性,正确处理双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双碳要服务于经济增长。

思路已经明确,近日多部门密集部署,提出具体举措。12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稳步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示范应用。实施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计划。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部署,2022年要落实中央企业“双碳”工作的指导意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推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建筑、交通、建材等领域节能降碳。探索央企利用林业碳汇资源合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则提出,加强精细化用能管理,确保民生和公共用能需求,推动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重点行业企业有序实施改造升级,推动全社会加强节约用电用能。

推动煤炭与新能源优化组合

作为“双碳”重要领域,能源行业将迎来深度变革。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变化主要是提出了处理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关系的科学思路,基于我国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明确了要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并强调了现阶段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煤炭和新能源的优化组合。”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毛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及消费国,煤炭约占能源保有储量的89%。目前,我国每年开采的煤炭资源60%用于发电领域。同时,在我国电力装机结构中,50%左右都是煤电。

今年以来,煤炭、电力供需偏紧,部分省市一度拉闸限电。“这也凸显了近中期煤电在电力保供中的主力位置,可再生能源不管是从发电量和稳定性来看,目前在能源体系中都还不具备替代能力。”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判断,“十四五”时期,煤电规模及发电量有新增空间为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争取时间。后续要深挖存量煤电节能潜力,进一步削减落后煤电机组。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等多种储能方式,增加整个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2022年先立后破有序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积极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继续发挥传统能源特别是煤炭、煤电的调峰和兜底保供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也明确,新的一年要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改造,发展可再生能源及多元储能产业,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加强油气、煤炭等储备能力建设。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首提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原料用能就是煤化工、石油化工。能源产品在转化为原料的过程中,并非100%排放二氧化碳到空气中,一般是20%排放,80%转化成原料。但是燃料用能排放的都是二氧化碳,所以统计上要分开计算,管理部门要考核,这些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毛涛表示,该政策在现有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模式下,对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和原料用能进行“松绑”,不是一味地“堵”,而是注重“疏”的作用,为企业新增用能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有助于稳定原材料价格,保障工业经济稳定运行。

此外,本次会议明确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转变突出了碳排放在能源革命过程中的总领性。

“能耗‘双控’是为了控制排放的增长,如果电力的增量部分来自绿色电力,那么不仅不需要限制,反而应该越多越好。”袁家海认为,这次政策明确未来的考核不再是单独的用能总量,而是考核碳排放总量和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对地方政府、地方经济和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地方加大新能源规划开发和消纳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通过创新来提升技术、改进工艺,加快绿色转型。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管理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董战峰表示,向碳排放“双控”指标的转变不仅能推动节能改造,还能促进前端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转变,推动解决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控制脱节的问题,有利于精准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增长和非化石能源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能源保供,避免能源短缺引发社会问题。

业内人士建议,尽快完善碳排放“双控”相关配套细则。“当前我国碳排放口径的核算还比较粗略,相关的标准等体系还有待完善。”袁家海建议,下一步在原料用能“松绑”、碳排放“双控”等方面要出台更为详细的政策,建立一套科学的算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