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4月起种植牙价格大幅降低
北京市医保局26日介绍,4月20日起,本市将实施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冠限价挂网“三位一体”综合治理。此次综合治理运用服务降价、价格调控、耗材集采、信息披露等多种措施,口腔种植医疗服...
-
朝阳小营新添一处书香“打卡地”
既是企业文化馆,又是公共图书馆,新型文化空间补足社区功能短板。24日,位于朝阳区小营路25号的首开书院开门亮相。 走进巨幅线装书造型的大门,上下两层的书院空间跃入眼帘,设计处处有巧思。现场工作人员李...
-
回天首条商业步行街五一亮相
昌平回天地区的居民即将迎来一个逛街娱乐的新去处。记者获悉,位于回龙观核心区的首开LONG街将于今年五一开街亮相,6月30日正式开业,这也是回天地区首条商业步行街。商街将商业建筑与原本市政道路相结合,并通过...
-
北京市首家“类博物馆”挂牌
24日,北京市首家“类博物馆”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挂牌。市文物局透露,近期还将推动其他具备开放条件的“类博物馆”开放。 首家挂牌“类博物馆”的崇德堂匾额博物馆位于朝阳区王四营乡,收藏与“德”相关的400余块牌匾、...
-
释放数字经济引擎更强动能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也是今后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
财经
-
“萌兰”运动场周边实行限时参观
北京动物园管理处26日发布公告,为保障游客安全,大熊猫“萌兰”运动场周边区域将实行秩序管控、限时参观,希望广大游客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有序参观游览。 近期,旅居海外的大熊猫受到广泛关注,“熊猫热”为...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与大兴区深入推动校地共建
3月22日下午,党的二十大代表、北京大兴区委书记王有国带领多个部门负责人走进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为在校学生上了一堂大思政课,并参观校内设施,就校地共建等展开研讨。 王有国表示,学院与区法院、区劳动争议...
-
北京市正在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
《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已于3月1日正式施行。24日,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解读立法主要内容。记者获悉,本市正在建设平均台站间距11公里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未来在地震发生后6到8秒可向公众发出预...
-
首都机场港澳台航线将大幅增长
3月26日零时起,首都机场正式执行夏航季航班计划,新航季将持续至2023年10月28日结束,共计217天。新航季港澳台地区航线将迎来大幅增长,较换季前增长超150%。 数据显示,新航季首都机场日均计划执行航班1137...
-
我国电商巨头”出海”版图加速扩张 助推...
拼多多跨境电商业务“进军”澳洲,字节跳动跨境电商业务进入东南亚……我国电商巨头“出海”版图加速扩张。 业内人士指出,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在助力外贸保稳提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议加快补齐人...
杭州等十余城市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度计划
发布时间:2021/12/02 新闻 浏览:136
重在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缓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已经驶入快车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40个城市计划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3.6万套,1月份至10月份已开工77万套,占全年计划的82.2%。长沙、成都、青岛、济南、南京、武汉、宁波、南宁、杭州等十余城市已完成年度计划。
从各地近期明确的“十四五”时期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看,各地将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近日表示,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新发展阶段住房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多地公布建设规划
保障性租赁住房让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看到了解决住房问题的希望。哪些城市将重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未来又将有多少供应量?
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加快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步伐。各地确定“十四五”时期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年度计划,并陆续向社会公布。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项永丹说,以浙江省为例,未来将在11个设区市市区和26个县(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按照人均11平方米、每套面积70平方米计算,浙江省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12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目标。
近期,各地相继公布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划。据统计,“十四五”期间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间)以上的有广州、上海、北京、深圳、重庆、杭州、西安、成都8个城市。
15万套至30万套(间)的有武汉、宁波、厦门、青岛、郑州、苏州、天津、济南、南京、合肥、福州、长沙、金华13个城市。10万套(间)左右的有南宁、贵阳、温州、嘉兴、东莞、台州、洛阳、南昌、无锡、石家庄10个城市。
多渠道确保总量供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曹金彪介绍,保障性租赁住房通过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有利于缓解大城市土地供给压力。
集体土地成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来源之一。比如,北京市的两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成寿寺项目和有巢总部基地项目,都是利用集体土地建设。
不少企事业单位有相当数量的自有闲置土地,同时,企事业单位新就业职工的住房又比较困难。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单位新就业青年职工,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阶段性住房困难。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利用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403套,解决教职工租房难及引进人才短期过渡问题。
产业园区是新市民、青年人集中工作的地方,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需求量大。目前,很多城市将产业园区中工业项目配套用地面积占比上限提高,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比如,为满足比亚迪在产业园内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需求,西安市向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允许拆除部分闲置低效厂房,腾出土地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12栋、4416套(间),解决上万名职工的居住问题。
非居住存量房屋可用于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非居住存量房屋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期间,不补缴土地价款,有利于降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成本。比如,厦门市自7月至今已筹集23个存量非居住房屋改建项目,房源9400套(间)。
“充分利用土地支持政策,能够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园区企业、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积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曹金彪说,“这些支持政策目的在于降低土地成本,使租金不高于市场租金,让新市民、青年人能够租得起。”
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
从各地出台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来看,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小户型、低租金,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且各地均明确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青年人,不设收入线门槛。
一些城市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面积有更为具体的指导意见。如厦门市提出以30平方米至4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杭州市推出的蓝领公寓主要解决物业、餐饮、保洁、保安等外来务工人员“租房难”问题,户型设计以3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为主;福州市规定主城区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60平方米以下的占90%。
一些城市对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租金范围以及每年的涨幅上限给出了具体要求。如上海市明确租金价格应在市场租金的90%以下,租金年涨幅最高不超5%;成都提出租金按照市场租金的75%至90%执行,年涨幅不超过5%;杭州要求蓝领公寓租金价格不高于市场租金的70%;武汉市要求租金按不高于市场租赁住房租金的85%确定。
目前,各地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条件都是要求在当地无房。比如,杭州市蓝领公寓主要面向基本公共服务行业外来务工人员,要求市区无房、有合法稳定就业;长沙市明确,承租人原则上应在辖区内无自有住房,不设收入线,由个人诚信申报。
不过,条件宽松不代表没有门槛。倪虹表示,“要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强监督管理,这类房子一定是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群体才能住,并且只租不卖。要守住这两条底线,让真正有需求的人得到保障,不能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