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杭州等十余城市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度计划

新闻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

  • 19宗商品住宅用地拟年内入市

    20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发布了2023年第三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涉及19宗地,土地面积100公顷,地上建筑规模221万平方米。据悉,这19宗地将最晚于11月20日组织发布出让公告。 第三轮拟供应用地...

  •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通行方式有变

    北京站、北京西站周边道路的通行方式已发生明显变化。市交管局透露,今年暑运期间,这两个火车站附近道路曾多次出现车辆拥堵。在中秋、十一假期来临前,交管部门经过实地调研,在两个车站周边调整了交通流线、优...

  • 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预计2024年竣工

    9月16日,连接京冀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架梁吊机的平稳运行,长度27.117米、重53.1吨的钢箱梁精准吊装到位。至此,厂通路潮白河大桥项目下部结构基本完工,顺利转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自9月1...

  • 天津港上演海铁联运“接力跑”

    18日下午,随着铁路机车的一声鸣笛,满载着100个标准集装箱有色金属矿石的列车从天津港集装箱中心站开出,发往内蒙古包头。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矿石,在到达天津港后从货轮上卸下,便开始马不停蹄地转运至货运列车...

  • 雄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开通

    近日,记者在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数字雄安论坛上获悉,雄安新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正式开通,“未来之城”搭建起一条走向世界的“数字通道”。雄安新区成为中国第47个拥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城市。 ...

财经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 延庆推出7条金秋采摘季线路

    延庆区11日启动金秋采摘季,推出赏红阅秋、花海徜徉、探秘研学、丰收采摘等7条金秋采摘季精品线路。 沿“赏红阅秋”线路,市民游客可打卡奥林匹克园区“天空之镜”,再到世园公园赏红叶、看花灯;沿“花海徜徉”线路...

  • 北京市首次公开庭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

    一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案,日前在顺义区公开庭审。这是本市13个涉农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成立以来首次公开庭审的案件。 庭审现场,经过申请与答辩、举证质证、事实调查等各个环节,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

杭州等十余城市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年度计划

发布时间:2021/12/02 新闻 浏览:159

重在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缓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已经驶入快车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40个城市计划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3.6万套,1月份至10月份已开工77万套,占全年计划的82.2%。长沙、成都、青岛、济南、南京、武汉、宁波、南宁、杭州等十余城市已完成年度计划。

从各地近期明确的“十四五”时期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看,各地将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近日表示,保障性租赁住房是新发展阶段住房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多地公布建设规划

保障性租赁住房让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看到了解决住房问题的希望。哪些城市将重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未来又将有多少供应量?

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加快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步伐。各地确定“十四五”时期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年度计划,并陆续向社会公布。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项永丹说,以浙江省为例,未来将在11个设区市市区和26个县(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按照人均11平方米、每套面积70平方米计算,浙江省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12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目标。

近期,各地相继公布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划。据统计,“十四五”期间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间)以上的有广州、上海、北京、深圳、重庆、杭州、西安、成都8个城市。

15万套至30万套(间)的有武汉、宁波、厦门、青岛、郑州、苏州、天津、济南、南京、合肥、福州、长沙、金华13个城市。10万套(间)左右的有南宁、贵阳、温州、嘉兴、东莞、台州、洛阳、南昌、无锡、石家庄10个城市。

多渠道确保总量供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曹金彪介绍,保障性租赁住房通过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有利于缓解大城市土地供给压力。

集体土地成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来源之一。比如,北京市的两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成寿寺项目和有巢总部基地项目,都是利用集体土地建设。

不少企事业单位有相当数量的自有闲置土地,同时,企事业单位新就业职工的住房又比较困难。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单位新就业青年职工,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阶段性住房困难。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利用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403套,解决教职工租房难及引进人才短期过渡问题。

产业园区是新市民、青年人集中工作的地方,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需求量大。目前,很多城市将产业园区中工业项目配套用地面积占比上限提高,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比如,为满足比亚迪在产业园内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需求,西安市向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允许拆除部分闲置低效厂房,腾出土地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12栋、4416套(间),解决上万名职工的居住问题。

非居住存量房屋可用于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非居住存量房屋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期间,不补缴土地价款,有利于降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成本。比如,厦门市自7月至今已筹集23个存量非居住房屋改建项目,房源9400套(间)。

“充分利用土地支持政策,能够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园区企业、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积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曹金彪说,“这些支持政策目的在于降低土地成本,使租金不高于市场租金,让新市民、青年人能够租得起。”

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

从各地出台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来看,保障性租赁住房坚持小户型、低租金,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且各地均明确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青年人,不设收入线门槛。

一些城市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面积有更为具体的指导意见。如厦门市提出以30平方米至4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杭州市推出的蓝领公寓主要解决物业、餐饮、保洁、保安等外来务工人员“租房难”问题,户型设计以3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为主;福州市规定主城区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60平方米以下的占90%。

一些城市对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租金范围以及每年的涨幅上限给出了具体要求。如上海市明确租金价格应在市场租金的90%以下,租金年涨幅最高不超5%;成都提出租金按照市场租金的75%至90%执行,年涨幅不超过5%;杭州要求蓝领公寓租金价格不高于市场租金的70%;武汉市要求租金按不高于市场租赁住房租金的85%确定。

目前,各地申请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条件都是要求在当地无房。比如,杭州市蓝领公寓主要面向基本公共服务行业外来务工人员,要求市区无房、有合法稳定就业;长沙市明确,承租人原则上应在辖区内无自有住房,不设收入线,由个人诚信申报。

不过,条件宽松不代表没有门槛。倪虹表示,“要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强监督管理,这类房子一定是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群体才能住,并且只租不卖。要守住这两条底线,让真正有需求的人得到保障,不能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