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
《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地方标准下月起实施
(21日)上午,《保安服务规范 医院》北京市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布。《规范》从医院保安员职责内容、服务要求、人员要求、装备配备及使用要求、应急管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对保安服务中的医患...
-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年底开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建设项目日前完成竣工验收,将于12月18日开诊。作为大兴区目前唯一的三甲综合医院,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为区域内居民提供高效、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 北大医院大兴院区位于大兴地铁...
-
75家医疗机构提供儿科夜间急诊
北京市多措并举提升儿科服务能力。市卫健委介绍,目前全市共75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 市卫健委要求所有二、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设儿科专业,提供儿科门诊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
财经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
唐山LNG接收站外输天然气超500亿立方
日前,一艘来自卡塔尔装载着21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的“米萨梅尔”轮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中国石油唐山LNG接收站码头,这是该接收站自2013年投产以来接卸的第460船。作为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挂牌
北京管庄中医药产业园昨天(15日)挂牌亮相。为促进中医药产、学、研、用融合,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北京市朝阳区中药炮制技术实训基地、龙砂奉生膏滋传承基地三个基地同时揭牌。 据悉,...
-
4号线西直门站添行李坡道
携带大件行李乘坐京港地铁4号线的乘客,在西直门站走楼梯时无需再费力搬上搬下了。该站已完成步梯升级改造,在站台及换乘通道的步梯处各增加了一条行李坡道。 4号线西直门站临近北京北站,可与2号线和13号线西...
-
地坛书市回归盛况彰显“文化+”深厚潜能
历史底蕴、人文精神、故土乡愁的内在贯通,将地坛与书市牢牢地系在了一起。书市火热,是文化力量的彰显,是消费潜力的象征。北京既不缺资源,也不缺创意,更多的探索想象可以被付诸实现,抓住机遇增加优质产品与...
各地稳投资加速发力
发布时间:2021/11/15 新闻 浏览:167
2021年收官在即,多地近期纷纷密集开工一批重大项目。专家表示,各地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大补短板力度,有助于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进一步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随着专项债发行提速增效,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
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11月4日,广西印发《2021年第四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方案》,涉及重大项目189个,总投资1858.5亿元,涵盖交通、新能源、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卫生事业等多个领域。11月5日,湖北举行2021年四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805个项目总投资达4520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陕西、福建、广东、山东等地一批重大项目也于近期集中开工。11月4日,陕西西安举行四季度重点项目暨电网攻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100个项目总投资650.58亿元,年度投资122.66亿元。11月2日,福建莆田5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四川省此前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项目陆续落地实施,已完成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恢复提速,投资实物量加速形成。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从短期来看,重大项目建设对于稳增长将发挥关键性作用;从中长期来看,有助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重大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前三季度,江苏省10亿元以上项目数量同比增长24.1%,完成投资增长13.5%,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45.3%。江西省亿元以上在建项目8277个,同比增加1120个,完成投资增长8.1%,占全部投资的67.1%。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季度,川藏铁路雅安至新都桥、波密至林芝段、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等一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拉林铁路、朝凌高铁等一批新线建成投用,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进度略高于
去年同期,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今年以来投资表现较为疲弱,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以及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态势有望得到缓解,同时也将为中长期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打下较好基础。
优结构补短板成投资重点
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增长稳投资的有力支撑,也是调结构转动能的关键载体和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引擎。梳理各地新开工项目可以看到,“两新一重”是重头戏。深圳市第四季度新开工项目224个,总投资约445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223亿元,其中包括大族数控产业园、国显科技新型显示研发生产基地、TCL先进半导体显示产业总部等重大项目。10月中下旬以来,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4省区集中组织开工了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总规模近3000万千瓦,拉开第一批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项目开工序幕。
民生工程建设力度也在加大。上海“五个新城”民生重大工程于10月集中开工,19个项目总投资约215亿元,重点聚焦医疗、教育、保障房、交通、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湖北四季度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中,包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类项目140个、社会民生类项目73个。
今年前三季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6个,总投资4804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信息化等行业。财政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地方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约五成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领域重大项目;约三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约两成投向农林水利、能源、城乡冷链物流等领域重大项目,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方面,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近期发布通知,决定于11月至12月开展重大项目用地报批攻坚行动,推进广东省重大项目用地预审和用地审批提速,确保一批省重大项目依法依规开工建设。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重大项目投资的内涵和作用较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不再是简单地对冲经济下行,而是越来越多承担起优化投资结构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王军表示。例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对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竞争的重大关键性、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对推动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的投资,对严重“卡脖子”领域的投资,对乡村振兴和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投资等,均反映了这一点。
基建投资有望企稳回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整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在经济恢复性增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温彬表示,从结构来看,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速,房地产投资在调控背景下出现回落,基建投资增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下一阶段,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快发行,基建投资也将企稳回升。
8月份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加快。财政部日前表示,将继续加强对地方的指导,要求地方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继续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持续发挥专项债券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基建投资方面,温彬认为,下一步要做好资金与项目衔接,特别是要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和配套的银行信贷支持,使这些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稳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不过,专家也提醒,地方债发行提速将对基础设施投资构成一定支撑作用和托底效果,但考虑到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抑制地方债务风险以及符合标准的基础设施项目不足等因素制约,也不宜高估地方债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作用。
为更好地通过稳投资来稳增长,王军建议适当加大国债发行规模,保持必要的财政扩张力度,以公共支出带动民间资本投资,继续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同时,货币政策方面,要充分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独特作用,进一步降低市场实际利率水平,带动投资恢复到正常增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