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球制造业复苏遇阻 跨国企业纷纷加码中国市场

新闻

北京:年内至少再换80万支 “十四五”末基本实现智能远传水表全覆盖 北京:年内至少再换80万支 “十四五”末基本实现智能...

(22日)是“世界水日”,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联合大兴区荣华街道大雄郁金香舍社区举办了主题宣传服务活动,为...

  • 首届永定河马拉松赛下月开跑

    记者从北京冬奥公园了解到,公园内的北京首条全封闭马拉松路线将于4月22日迎来2023首届永定河马拉松赛。比赛路线途经马拉松大本营、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莲石湖公园、首钢园、滑雪大跳台、新首钢大桥等核心景点。...

  • 海洋馆送两尾中华鲟回长江

    3月28日是中华鲟保护日。21日上午,北京海洋馆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联合开启“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2023中华鲟保护再启航”活动。活动将送两尾子一代中华鲟回到荆州中华鲟保护基地参与产卵,助力中华...

  • 自然博物馆邀观众领略树文化

    21日,“一树花开·中国树木文化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开展,110余件“木”展品,带观众领略中国传统树木文化。 步入展厅,仿佛走进树木的世界,110余件展品通过“识木”“用木”“崇木”“惜木”四个部分,多角度展示中国树...

  • 大兴瀛海入市两宗共有产权房用地

    近日,本市土地交易市场大兴分市场公开挂牌出让两宗集体产业用地使用权,将用于建设共有产权住房,未来销售均价2.9万元/平方米。 此次入市的两宗地均位于瀛海镇西侧,京台高速公路以西,共包含5个地块,总用地...

  • 盛会育人才“服务”惠长远

    周末夜晚,世园公园3900盏花灯点亮,游人纷至。高峰期,上万人次的大客流南来北往、汇集于此,园内却秩序井然。 “经过世园会大客流的考验,我们建立了高峰勤务专人负责制并形成了常态,遇到大客流都能从容应对...

财经

北京:雨洪水废水回收再利用 管网漏损高科技直接锁定 北京:雨洪水废水回收再利用 管网漏损高科技直接锁定

城市节水各显其能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扩大再生水应用、大力开展节水改造、试点高科技装备监测用水等一...

  • 北京消费季小吃文化节启动

    (22日),2023北京消费季春歌京点小吃文化节在万丰小吃城启动。正阳门饭庄、翔达南来顺、全聚德中轴食礼、三元梅园等16家品牌带来百余种招牌小吃,首批“百姓日常喜爱的北京小吃”榜单也同步发布。 活动现场,不...

  • 古风运河生态水岸将现东五环

    东五环附近,通惠灌渠治理工程近日启动建设。明年,融合生态、文脉、商业的滨水空间将重现运河商业文化场景。 高碑店附近的通惠灌渠,挖掘机轰鸣作业,岸边已经挖出了坑槽,沿岸布置了施工围挡。接下来,通惠...

  • 西城区试点培养基层治理“诸葛亮”

    在高洋的办公桌上,两份文件特别显眼。一份是今年金融街街道邻里节的筹办计划,一份是新文化街五四青年节活动的方案。“我是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中央音乐学院社区的社工,现在正处于培训阶段,街道的重点活动、项目我...

  • 2023年京考调剂20日起报名

    北京市人事考试通用平台昨天(19日)公布2023年京考首批进入面试名单与调剂职位表,调剂报名将从今天正式开始。 首批参加面试人选未达到招考公告公布的面试比例人数的招录职位为调剂职位,将采用调剂的办法补充...

  • 以“邮”为媒话党史 牛街街道枫桦社区打造邮票特色党...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以深入实施“双提升”工程和“红墙先锋工程”为契机,依托“楼院+”党建项目,对枫桦社区门楼巷15号院的侧墙宣传栏、休闲座椅进行改造升级,同时以邮票为载体,以“邮票上的党史”为主题打造邮...

全球制造业复苏遇阻 跨国企业纷纷加码中国市场

发布时间:2021/09/16 新闻 浏览:133

在德尔塔变异毒株疫情的持续冲击下,全球制造业复苏正在放缓,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失速。疫情对经济的扰动始终存在,“疫情控不住,经济起不来”绝非危言耸听。东南亚等重要原材料供应和制造业加工基地的疫情加剧,各国刺激政策副作用凸显以及全球航运价格持续暴涨等,成为当前全球制造业复苏的“卡脖子”因素,全球制造业复苏面临的威胁剧增。

9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报告指出,8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5.7%,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自2021年3月份以来,首次降至56%以下。从不同区域看,亚洲和欧洲制造业PMI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美洲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但整体水平低于二季度均值。此前,市场调研机构埃信华迈(IHSMarkit)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东南亚多国8月份制造业PMI持续处于收缩区间,当地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对全球供应链可能产生较大影响。

疫情持续反复是当前全球制造业复苏放缓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德尔塔变异毒株疫情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仍在持续,给这些国家制造业恢复带来困难。有分析指出,东南亚一些国家是世界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和制造业加工基地,从越南的纺织业,到马来西亚的芯片,再到泰国的汽车工厂,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占有重要位置,如果这些国家持续受到疫情困扰,生产无法有效恢复,势必对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如马来西亚的芯片供应不足,已经使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和电子产品生产商的生产线被迫关闭。

与东南亚相比,欧美制造业复苏情况要稍好一些,但增长势头出现停滞,超宽松政策的副作用愈加明显。在欧洲,德国、法国、英国等国8月份制造业PMI较上月均出现回落,美国制造业虽然短期内比较稳定,但较二季度的平均水平仍出现明显下降,恢复势头也在放缓。有分析指出,欧美超宽松政策持续推升通胀预期,物价上涨正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传导。欧美货币当局反复强调“通胀只是暂时现象”,然而由于欧美疫情反弹严重,通胀恐怕将比预期的时间更久。

全球航运价格暴涨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今年以来,国际航运业瓶颈问题突出,海运价格持续暴涨。截至9月12日,中国/东南亚—北美西海岸和中国/东南亚—北美东海岸的海运价格均突破2万美元/FEU(40英尺标准集装箱)。由于全球超过八成的货物贸易通过海路运输,海运价格暴涨不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影响,更进一步推升全球通胀预期。价格涨幅甚至让国际航运业都谨慎起来。当地时间9月9日,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承运人达飞海运(CMACGM)突然宣布,冻结运输货物的现货市场价格,其他航运巨头也纷纷宣布跟进。有分析指出,欧美生产链因疫情处于半停顿状态以及欧美超宽松刺激政策等因素叠加,使得欧美地区对日用消费品和工业制品的需求大增,成为推升全球航运价格的主要因素。

总体而言,疫情仍是全球制造业面临的最大复苏难题。同时也要看到,正是中国坚持对疫情的严格控制,不仅确保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复工复产,同时也成为目前全球为数不多的制造能力和订单履约有保障的国家之一,对希望尽快摆脱疫情恢复经济的世界而言,是不是有必要借鉴一下中国的成功防疫经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