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未来5年新增就业5500万人以上,目标如何实现?

新闻

保险互联网营销不可随性 保险互联网营销不可随性

“2023增额寿榜单!内行人只推荐这三款!”“虎年保险榜单闭眼入,不踩坑!”“人生7张保单,你配齐了吗?”……...

  • 夜经济提质升级之路如何走

    夜幕下的四川阆中古城光影璀璨,以南津关古镇、嘉陵江江面为舞台,不同主题的场景接续变幻,呈现出一幅鲜活的“蜀味”画卷;在北京,亮马河游船旅游开启首航,夜色中划出一道光影闪耀的风景线;在安徽黄山,徽州古...

  • 电、光、锂“新三样”走俏海外

    3月17日,在深圳盐田港码头,150辆比亚迪唐EV汽车顺利完成报关手续后,通过集装箱运输的方式驶向挪威奥斯陆,供给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 记者从深圳海关了解到,电(新能源汽车)、光(光伏产品)、锂(锂电池...

  • 构建数字经济“朋友圈”,天融信将持续扩容

    3月30日,天融信科技集团主办的“势在·人为”融信天下合作伙伴大会2023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天融信在渠道营销体系建设方面与合作伙伴在26大行业,300多个细分领域达成了合作,全行业营销、全区域覆...

  • 北京:老旧铁路桥涵洞变身“元宇宙时光隧道”

    (28日),位于京哈铁路沿线的“元宇宙时光隧道”正式亮相,成为继“元宇宙森林”、“双生之树”等之后,北京市朝阳区打造的又一处“数智”打卡地。 “元宇宙时光隧道”位于尚8国际广告园内,原为双井辖区京哈铁路沿线桥梁...

  • 北京石景山启动建设城市新青年社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项目近日启动,该项目由石景山区政府与市保障房中心合作投资,是石景山第一个通过专业化运营管理盘活农工商存量房屋的试点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营,可提供房源...

财经

用电量攀升 中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用电量攀升 中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所在。近期用电量、用电报装数等一系列电力相关数据显示,多地中...

  •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稳中求进促发展 提质增效强信心 中国建设银行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 2022年财务数据摘要(人民币): • 集团资产总额34.6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37%。 • 净利润3,231.66亿元,较上年增长6.33%;利息净...

  • 规范“消”字号产品市场需多方共治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案件办理过程中,检测机构出具的定量检测报告是行政监管和检察监督的有力依据,但获取报告却是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面对的工作难点。 ...

  • 2025年北京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将达250万千瓦

    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园区、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到2025年,北京市将实现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万千瓦左右的目标……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研究制定...

  • 去年147家国企混改募资近千亿元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2022年度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市场运行报告显示,去年共有147家国有企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募集资金总额995.65亿元。募资金额超10亿元的项目增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

  • 大兴国际机场开启夏航季

    从26日起,大兴国际机场正式启动2023年夏航季航班计划。本航季将持续至10月28日,共计217天。夏航季计划开通国内定期客运航线147条,陆续新增20余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包括北京大兴至莫斯科、阿姆斯特丹、大阪、东...

未来5年新增就业5500万人以上,目标如何实现?

发布时间:2021/09/15 新闻 浏览:146

最近公布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确定了未来5年的就业目标: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就业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未来5年促进就业的蓝图已经铺开,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需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

扩大就业容量

“十三五”时期,我国城镇新增就业6564万人,超额完成5000万人的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4.2%以下的较低水平,低于5%以内的预期控制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在2020年底为5.2%。“十四五”开局以来,从今年1月至7月的情况看,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2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7月份回落到5.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取得这些成绩的重要经验,在于我们将就业摆在“六稳”“六保”的首位。2020年以来,面对种种复杂因素和艰难境况,我国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并立为三大宏观政策,以跨周期调节之力,稳定了就业增长基本盘。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施策方式,以精准滴灌的方式保市场主体,实施了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可获得必要的财税、金融、失业保险金返还等政策支持,给广大中小微企业送去了“及时雨”。

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提供80%以上就业岗位、90%以上新增就业。“十四五”时期,确保服务业和民营经济长期稳定向好,从而实现就业扩容,成为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着力点。《规划》部署将落实在细化实化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以工代训等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政策措施上,通过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来稳定就业。同时,为了带动就业,将加强创业政策的支持,强化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返乡创业园等载体建设,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近日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将积极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深入融合,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创新发展,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同时,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民营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也将助力就业扩面提质。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启动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以来,截至7月末已累计创造就业机会193万个。其中,社会服务领域“双创”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累计创造81.67万个就业机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累计创造50.75万个就业机会;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专项行动累计创造25.68万个就业机会;精益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累计创造36.49万个就业机会,培育“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03家。

提高就业质量

“《规划》不仅聚焦就业数量问题,还重点考虑就业质量问题,通过提供更多有效就业,提升整体收入水平,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今后5年,国家将通过职业培训来引导劳动者适应新就业,通过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来消除就业歧视,同时将安排更多社会保障投入,多维度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

“十四五”时期,就业领域的主要特征是结构性就业矛盾会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招工难”和“就业难”将越来越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杲说,从长期来看,制造业就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结构正在深度调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出现下降,劳动力供给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熟练工、技术工持续性短缺,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出现了结构性缺口。

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作为缓解该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未来5年将发挥更大作用。从今年开始,包括技能中国行动在内的多项职业技能提升方案开始实施,效果正逐步显现。

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将继续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强化高校毕业生、乡村工匠等群体的就业培训,发展养老等生活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专项培训,开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从业人员的专项培训,力争实现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过7500万人次。

盘和林认为,大量新增就业岗位来自新兴产业、创新创业,要求劳动者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尤其是对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和临近退休的群体,需要有适合的岗位提供给他们,并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来强化其能力。

优化就业环境

“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就业局势将保持长期稳定,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日前表示,我国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劳动力供求两端均出现较大变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会带来挑战,促进就业任务依然艰巨。

促进就业离不开就业环境的持续改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格局,带动了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迸发,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劳动者就业渠道更加多元。其中,灵活就业形式在扩大就业容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7月份以来,事关灵活就业的多个政策文件相继落地,涉及劳动关系、权益保障、职业培训等内容。《规划》对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出了支持保障的行动计划,鼓励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盘和林说,可以鼓励平台型企业发展,扩大他们的市场份额,进而扩大就业,亦可以通过推动有限劳动时间,来促进平台雇用更多的人,但要注意劳动产出问题。此外,政府应当在不增加劳动者负担的情况下给予劳动者更多保障。

在增加就业服务方面,《规划》还就发挥就业服务的促进作用、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的兜底保障职能、发挥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效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尤其是对重点就业群体,人社部分别按照不同劳动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适应其需求的就业培训和公共服务。其中,今年以来对青年就业群体,根据他们的就业意愿,分类提供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既组织开展了行业性、专业性的招聘活动,也创新更多符合青年人特点的“直播带岗”等就业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