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金观平: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安全环境,更好维护开放安全,推动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出的重大部署,彰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两...
-
15国已就位!全球最大自贸区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6月2日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 2日零时刚过,在青岛市市北区的RCEP山东企业服务中心,海关...
-
北京市药品领域反垄断执法首案公布
北京紫竹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因实施垄断协议被罚1264.36万元。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被限定最低价格垄断的涉案商品为紧急避孕药“金毓婷”和“毓婷”。这一案件是本市药品领域反垄断执法首案。 市市场监管局公布...
-
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发布 513处街巷胡同和天安...
记者1日从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近日获市政府批准,由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对社会公布,国兴胡同、北京站街等513处街巷胡同,以及天安门广场、东四等46处片状地...
-
今年汛期雨量和大雨日数略偏多 北京全市将治理1307...
6月1日,北京正式上汛。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3年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今年汛期本市出现大雨及以上量级的降水日数为5天左右,比常年同期略偏多。全市将新开工10处积水点治理工程,对1...
财经
-
营造“森林+田园景致”休闲空间 12公里上庄绿道开放
古香古色的亭子、层峦叠嶂的假山、曲径通幽的小路、鹅卵石岸的溪流……1日,海淀区上庄镇上庄绿道正式开放,这条沿沙阳路两侧建设的12公里绿道,为市民营造了“森林+田园景致”的休闲空间。 沙阳路是本市“十五规划...
-
环球影城旁将再添3座酒店
五星级洲际皇冠假日酒店、四星级万达锦华度假酒店、洲际智选假日酒店……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所在地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随着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和通马路综合交通枢纽稳步建设,未来将再添3座不同等级的度假...
-
昌平一工地无证违规动火作业 涉嫌严重违法被移交公...
临电随意敷设、没有焊工证违规电焊、近5米高脚手架直接放在碎石片上……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跟随市应急局和昌平区应急管理局大排查大整治联合执法分队,对昌平区在建工程进行突击检查。 当日,联合执法分队来到...
-
深入千行百业 数字经济领域就业规模不断增长
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为工厂量身定制最优方案,让机器更“聪明”;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借助机器视觉等新技术,实现果蔬种植智能作业;互联网营销师,通过精心选品、视频创推,让产品卖得好、销得广…… 当前正是...
-
从“网红”到“长红”,将“流量”变“留量”
借助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平台,一批新老网红城市在线上“圈粉”无数。从“8D魔幻”的重庆、网红美食众多的长沙,到因热播电视剧走红的广东江门和云南大理,再到因烧烤“爆红”的淄博等,不少城市凭借自身特色吸引...
粮食连年丰收用水量却不增,这是咋做到的?
发布时间:2021/07/10 新闻 浏览:168
又是一个丰收年!广袤田野,颗粒归仓。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为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问题共存。水,关系着大家的“饭碗”。灌溉面积不断增加,粮食连年丰收,我们的水还够不够用?
近日,在甘肃省酒泉市举行的首届西北节水论坛上,农业节水晒出“成绩单”:近30年来,我国农业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维持在约3400亿立方米,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56%左右。可以说,我们以占全球6%的淡水、9%的耕地,解决了约占全球20%人口的吃饭问题。
农业节水,增产增效不增水
有收无收在于水,连年丰收离不开水利支撑。广大种粮农民对此深有体会。“田里装上了喷灌设备,用水少了,不仅让小麦‘喝饱水’,更能及时降温增墒,防范干热风,小麦每亩增产200多斤。”山东省夏津县的种粮大户赵凯说。
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基本维持稳定,节水灌溉功不可没。
“我国特殊的自然条件及水资源禀赋,决定了农业对灌溉的依赖性,大力兴修水利、完善灌溉排水工程体系、加快推进农业节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表示。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我国农业节水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底,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67亿亩,其中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面积达到3.5亿亩,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5。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不断推进。都江堰、泾惠渠、河套灌区、青铜峡等一批古老灌溉工程,重新焕发活力;淠史杭、景电、昌马、引大入秦等一大批新的大中小型灌区,陆续兴建。我国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目前的10.37亿亩,成为世界上第一灌溉大国。
大中型灌区成为我国粮棉油主要农作物生产的主战场,其中大型灌区年粮食产量超过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4。可以说,大中型灌区也是农业节水的主阵地。
陈明忠介绍,国家投入大量中央财政资金,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党的十八大以来,灌区改造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灌区严重病险、“卡脖子”工程得到有效改造,骨干工程配套率和设施完好率明显提高,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由示范推广成功转变为区域规模化推进。
位于疏勒河流域中部的饮马农场,灌溉渠系四通八达,广泛种植啤酒花、大麦、小麦、玉米等。饮马农场副场长赵富强介绍,过去田间渠道跑、冒、渗、漏现象严重,农场先后建设各类高效节水(滴灌)项目12个,完成高效节水(滴灌)建设总面积7.35万亩,实现节水40%以上,亩均增加经济效益30%以上。
划定用水红线,农业节水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水利部门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落实水资源取水许可证源头把控,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陈明忠介绍。
水价改革撬动节水革命。2018—2020年,国家共安排水利发展资金45亿元,统筹推进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用水管理机制建设,巩固扩大改革成效。到2020年年底,全国累计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约4亿亩,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率先完成改革任务,天津、陕西实施改革面积基本覆盖了耕地灌溉面积。
坚持两手发力,挖掘农业节水潜力
农业节水事关粮食安全,如何深挖潜力,让农业这一用水大户变成节水大户?
从区域分布看,黄河流域灌区的节水潜力主要在上游,也就是西北地区。陈明忠表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把生态理念落实到灌区现代化改造的全过程,实现灌区高质量发展。以粮食主产区和黄河流域灌区为重点,开展影响灌区效益发挥、病险严重的骨干灌排工程设施除险加固、配套达标等。此外,在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和合理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适当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
推动农业节水,还需要市场发力。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宇说,应健全完善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向市场要钱;依靠市场力量带来技术革新,向市场要技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向市场要效率。
PPP模式可有效解决“钱从哪儿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表示,鼓励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社会资本专业化和创新创造活力,解决农业节水的资金问题。
接下来,水利部门将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按照“两手发力”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运营,多渠道筹集落实工程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