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央地加快敲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新闻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共会世界之美”路演活动于北京圆满收官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共会世界之美”路演活动于北京圆...

近日,由北京北辰会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辰会投”)主办的国家 会议中心二期“共会世界之美”系列路演...

  • 西泠拍卖收官征集 | 11月11日至12日,北京站

      西泠拍卖收官征集: 北京站 时间:11月11日至12日(周六、周日) 地点:西泠拍卖北京办事处,东城区东四头条7号(近地铁5号线东四站B口) 西泠春秋大拍、西泠(绍兴)拍卖、西泠网拍•艺是...

  • 2023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邀请您助力!

    它来了它来了,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来了!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与线上答题,为本区助力,作科普“答”人! 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形式开展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好友实时PK答题、...

  • 国庆假期去哪里?City walk 城市漫步渝中欢乐行

    想要来一场不受拘束还有礼物拿的旅行,也想要来一场跟上网络热点的城市漫游,一切尽在重庆渝中! 不必远行,漫步渝中。 9月29日-10月8日沉浸式体验山城浪漫,在城市漫游里追赶网络热度,换一种旅游视角,融入...

  • 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免费开放

    城市即展场,空间即艺术。昨天(21日),以“空间的能量”为主题的2023首都公共艺术汇报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朝阳区CBD公共空间和海淀区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四个展场同...

  • 违规电动三四轮车过渡期还剩百日 北京市166场宣讲...

    在机动车道上悠然自得,在自行车道里风驰电掣;有个车位刚刚还空着,转眼就被它占了;随便乱停的时候,消防车进不来,救护车出不去……“老年代步车”的特点,被东城交警张建总结到了“精髓”。昨天(21日)是违规电动三...

财经

  • 海新域FA业务“亮剑”

    从部门成立到工作链路的打通,从服务模式的探索再到大信息、生物医药专场企业股权融资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北京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新域”)FA事业部门用了不到四个月。 国资引领,五大亮...

  • 平安人寿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以“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为口号,旨在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平安人寿...

  • 苍洱见秘境,艺术即生活

    大理半山艾迪携任萌潮流艺术展亮相,打造云南旅居风向标 艺术惊艳时光,美好恰逢其时——2023年9月30日,大理半山艾迪艺术示范区正式亮相,同期启幕的还有项目与青年艺术家任萌合作的“潮行之境·心动半山” 潮流艺术展。...

  • 助力商家生意增长,巨量千川双11好物节今年玩很大

    无论是头部商家还是中小商家,都要直面双11这场营销大考。随着新型电商业态的演进,抖音已经成为双11大促商家必争之地,这次抖音双11巨量千川助力商家提前备战,抢夺双11流量,赢战双11。 巨量千川作为商家双1...

  • 北京市文旅局首推京郊“乡村walk地图”

    (2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首次推出“乡村walk地图”,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重点,通过手绘地图形式,推介红色文化、历史印记、山水之间、探索乐趣、寻味乡村、艺术非遗6大主题45个乡村的徒步漫游路线。 地图...

央地加快敲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施工图

发布时间:2021/07/09 新闻 浏览:205

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建成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天问”“神舟”“奋斗者”号等国之重器不断实现突破……百年艰苦奋斗,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跃升为制造业大国,并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国正奋力谱写制造强国建设新篇章。近日多部门和多地正展开积极部署,围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加快制定规划与落地举措,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走进山西永鑫煤焦化有限公司,“5G+智慧焦化”正在给企业生产带来巨大变化。基于中国移动的5G专网技术,智能巡检机器人代替人工巡检,实时采集车间现场的图像、温度、烟雾、气体等数据,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故障判断,并及时预警。工人从高温、有毒、易爆环境解放出来,企业也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提升了智能化管理水平。

这是中国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缩影。回望百年历程,从基础薄弱到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工业经济实力迅速壮大。工业增加值1952年为120亿元,2020年则达到31.3万亿元,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建成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2020年,我国已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天问”登火、“神舟”飞天、“奋斗者”号万米深潜、大飞机首飞……一批批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国之重器亮相。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截至今年6月,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5G+工业互联网”工程深入实施,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无人智能巡检等应用成果不断涌现。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速壮大。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速,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从2015年的11.8%、31.8%上升到2020年的15.1%、33.7%。

中国工业互联网智库委员会专家、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芳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回望百年历程,我国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实现了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浪潮下已融入全球技术价值链。

制造强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面向未来,“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明确提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国际产业链重构和产业竞争新格局,必须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朱明皓表示,“十四五”时期还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一方面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将资源聚焦在基础零部件与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机器制造装备、工业基础软件、标准与检测检验平台等“五基”方向,解决产业发展的短板问题。另一方面,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产品、智能装备的有效供给。同时要加速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绿色工厂建设,加大绿色产品供给,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

新一轮部署集中展开

当前相关部门和地方正积极展开部署,加快绘制下一阶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蓝图,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党员领导干部大会,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依托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扩大)学习,强调新的征程上,要把准工作重心和着力点,把科技自立自强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鼓励产业集群发展和龙头企业发展。

地方上,7月7日海南发布的《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产值突破8000亿元,其中新型工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天津7月1日发布《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天津在新发展阶段将坚持制造业立市,到2025年将基本建成研发制造能力强大、产业价值链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也踏上了全面实现工业化、建设工业制造强国的赶考之路。”李芳芳表示,要进一步实施产业基础能力再造工程,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补齐制造业发展短板;立足世界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进行研发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同时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