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财经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看待新职业要有新眼光
发布时间:2022/12/17 新闻 浏览:222
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前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正式发布,与2015年版《大典》相比,净增158个新职业,总职业数达到1639个。新职业既客观反映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也折射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需要,很多新职业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新选择。新职业对于促进就业创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与满意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新职业新工种不断涌现。为服务制造强国、乡村振兴、绿色经济等国家重点战略,2022年版《大典》专门增设或调整了相关中类、小类职业。比如围绕制造强国,新增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新职业;围绕乡村振兴,新增了农业数字化技术员和农业经理人等新职业;围绕绿色经济,新增了碳排放管理员、碳汇计量评估师、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技术人员等134个绿色职业,占职业总数的8%,反映出绿色产业带来的新职业变化。新职业吸引更多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将凝聚成更加澎湃的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细分化的特征。一些新职业在供需协同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比如,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健康照护师、社群健康助理员、森林园林康养师、民宿管家等新职业,体现了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人民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需要;托育师、研学旅行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新职业应运而生,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专业化、差异化的服务,有效缓解了多子女时代的教育压力。
新职业意味着新眼光。其诞生的背后是新场景、新需求、新技术的不断涌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9.8%。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出新职业,也让传统职业焕发出蓬勃生机。比如,密码技术应用员、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智能硬件装调员等都是数字化技术发展和变革催生出的新职业。而传统职业出租车司机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成为网约车司机,能够更精准、更高效地提供载客服务。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2022年版《大典》首次增加了数字职业的标识。这次共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占职业总数的6%。标识数字职业,有利于赋能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发展,催生出更多新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可见,新职业的诞生打开了更多就业“风口”,成为扩大多样化就业的蓄水池。兴趣与职业的结合、个性价值的体现、潜在的机遇,都为未来的求职者提供了更加多元、更加丰富、更加有质量的选择,对于稳就业目标的实现也颇有助益。
新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需合理引导,有序推进。一方面,需要加快开发制定职业标准。应及时出台新职业的国家标准,公布技能要求,为有新职业求职意愿的劳动者指明努力方向。同时,在标准的指引下,构建新职业的数字化培训平台,组织规范开展培训和评价工作,逐步完善新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为新职业提供顺畅的晋升通道。要积极探索新职业职称评价机制,逐步推进职称评价工作,为新职业群体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更好服务国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