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财经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新形势下,推动ESG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融合
发布时间:2022/11/10 新闻 浏览:219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是兼顾经济效益、环境与社会影响和公司治理的企业评价体系,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对企业的评价体系从财务绩效体系向ESG体系转变,背后是从股东视角向利益相关方视角转变,是商业文明的一次重大变革。受益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ESG已成为全球资管机构、企业、投资者的关注焦点,在投资决策和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对于企业来说,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局势,企业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在整个社会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践行ESG理念,这既是企业对市场监管合规要求的有效回应,也在深层次展示公司保持长期稳健业绩、做出良好决策的内部体制,以及规避环境、政策等因素导致潜在风险的能力;而对于投资者而言,ESG相较于传统的追求财务绩效为目标的投资决策,更提倡能持续带来回报的经营方式。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ESG作为重要考量标准。
ESG的争议
1970年,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利润》的文章,指出企业只有一种社会责任,那就是在社会规则框架下运用其资源,尽可能多地为股东赚取利润。抨击那些鼓吹企业社会责任的人士损害了自由市场的基石。然而,股东至上主义加剧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紧张的劳资关系,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名授予企业管理层巨额的股票期权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片面追求企业利益而罔顾生态环境保护招致社会公众的严厉批评,导致人们对股东至上主义进行深刻反思,最终促使利益攸关者主义崛起。为ESG理念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前,ESG正在经历一般事物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围绕ESG产生的例如“漂绿”、资产泡沫,以及统一普遍不一致且不透明的评级系统等争议问题。这些争议主要围绕其“必要性、评估标准、结果偏离”等问题展开,核心在于目前的ESG是否变形甚至违背了其初衷。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是ESG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ESG所蕴含的长期主义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广泛的ESG实践中汲取宝贵经验,吸纳多方观点。约翰·希尔的著作《ESG实践》(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版)试图公平客观地呈现每一方观点。这有利于我们在认同与争议中不断深化对ESG的认识。
中国的ESG实践
ESG发展理念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新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无论基于双碳、共同富裕的国家顶层战略,还是追求高质量的经营目标,抑或是“以人为本”、“善治”原则以及实现全球化发展的远景,ESG都已经成为重要的解题思路。寻求达成系统性、兼容性和操作性俱备的解决思路、方法及路径,此即为ESG的中国命题。
而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经营理念和文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异,企业环境社会信息披露也不足,套用国际现有ESG评级体系和方法不能较好识别中国企业的环境、社会与治理方面的表现。企业进行ESG信息披露通常会参照一定的披露框架和标准进行,这些框架和标准通常由非营利性国际组织负责制定,其目标是为市场提供更加准确客观的企业ESG信息,进而使得企业ESG行为更加公开化,减少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于今年3月31日也发布了两份可持续披露准则(征求意见稿)。在众多反馈意见中,我国证监会的回复最受关注,从反馈意见中可以发现现行ESG披露准则的适用性问题与发展方向。证监会重点指出:国际ESG披露准则未能充分考虑新兴市场在发展阶段、投资者结构、金融基础设施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性和潜在滞后性,存在指标的包容性、中立性、适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较低等问题。证监会建议应对不同市场、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公司做出不同安排,使ISSB标准的要求和实施具有相称性、可拓展性和分阶段性。因此,要在深入了解国际ESG评价体系底层的文化逻辑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反映中国特色的ESG价值观,聚焦“双碳”、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将ESG评价的国际经验和本土实践高度融合,建立既接轨国际又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ESG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