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财经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我国新增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目前已达30处
发布时间:2022/10/18 新闻 浏览:224
近日,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四川省通济堰灌区、江苏省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和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4处工程全部申报成功。至此,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0处。
我国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这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
我国是农业古国,也是灌溉大国。悠悠岁月长河里,古人建设了翻山越岭的渠系、结构精妙的涵闸、设计巧妙的堰堤。
这些灌溉工程润泽平畴沃野,饱经岁月洗礼,见证了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许多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今年新添的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哪些特色?目前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该如何继续保护好这些瑰宝?
巧妙利用自然条件,凝聚古人治水智慧
从天府粮仓到江南水乡,从连绵丘陵到低洼之地,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属于不同类型的灌溉工程,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成都平原,岷江奔涌。千百年来,通济堰灌区引清水浇灌万顷良田。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党委委员李忠孝介绍,通济堰依河势水势而建,进水口选在岷江、西河、南河交汇处,充沛的水源满足了灌区农业用水需要。筑坝开渠还顺应地形走势,可让河水自流入田,有效降低了用水成本。此外,辫状渠系也是通济堰的一大特色。干渠纵横贯穿,支渠斗渠交织延绵,宛如发辫。“洪峰到来时,辫状的渠系布置可拓宽河床,迅速降低汛期水位,减少损失。”李忠孝说。
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核心区位于江苏泰州兴化市。“这里是里下河腹地的湖荡沼泽地带,遍布着千千万万座水中土丘。古人为了抵御洪水,垒土成垛,垛上垦田,造就了万垛齐耸、千河纵横、稻田棋布的壮观景象。”兴化市水利局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科科长朱荣慧介绍,垛田建设持续开展,逐步发展成包含圩堤、灌排渠道、水闸等在内的复合灌排工程体系,并沿用至今。
在浙江省松阳县,青山环抱间,松阴溪蜿蜒向前。坐落于此的松古灌区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松古灌区以松阴溪为水源,筑堰蓄水,通渠引水。干支毛渠互相交织,串联起一座座河塘,形成了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千百年来,当地还探索出了轮灌制,上下游依次引水灌溉,提高了用水效率。”松阳县水利局河湖管理中心主任李潮胜说。
落差近千米的陡坡梯田,是江西省崇义县上堡梯田的特点。这里梯田层层叠叠,依山延绵,似螺似链。“上堡梯田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山顶森林茂盛,涵养水源;溪水顺山而下,节省人力;梯田沿山体布置,垒石筑埂,保持水土。完善的灌排体系形成了山养林、林蓄水、水润田、田保土的良性循环。”江西省水利厅宣传文化办公室主任占任生介绍。
“新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古人巧妙利用自然地形地势、水源条件、生态环境等,创造性地设计建造而成的。这些工程具备引水、蓄水、配水、排水、防洪等完备功能,凝聚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水智慧、哲理、工程技术与管理理念。”国际灌排委员会荣誉主席、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高占义介绍。
“历史上,我国建设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区域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沿用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成为一座座活态的水利工程博物馆。”高占义说。
在灌溉排水、防汛抗旱等方面仍发挥效益
不久前,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的水稻喜获丰收。“今年村里水稻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130亩,亩产达780.2公斤。”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说。
沉甸甸的丰收,便受益于通济堰。作为一座灌排兼容的水利工程,通济堰至今依然承担着向成都、眉山2市4县(区)提供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任务,灌溉面积达52万亩。
通济堰管理处运管科高级工程师陈志明介绍,通济堰因地制宜,巧妙地实现了灌溉、抗旱、防洪等综合功能,还建立了符合实际的管理体系。近年来,通济堰灌区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供水能力不断提升。
一座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我国水利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依然为灌良田、护安澜、兴产业提供着有力的支撑。
松古灌区至今仍灌溉着16.6万亩良田;位于湖南省新化县的紫鹊界梯田,独特的自流灌溉系统,让潺潺流水源源不断滋润着稻田;去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潦河灌区,是江西省兴建最早的多坝自流引水灌区,目前灌溉农田33.6万亩,惠及人口26万……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多元功能也在逐步释放。
路从景中穿、人在画中游,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凭借着独特的水利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我们充分挖掘水上森林、湿地公园、生态水面等潜力,鼓励农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让垛田再生‘金’。”朱荣慧说。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灌溉工程遗产承载着灿烂文明,是祖先的宝贵遗产。守好瑰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李潮胜说。
李潮胜介绍,松古灌区不仅有丰富的古堰水文化遗产(物),还保存大批相关的榜文、碑刻(志)、摩崖石刻、文选等资料。
“我们已发现和验证元、明、清时期的碑刻14方、榜文18篇,真实还原了灌区立项选址、政策处理、水量配置、长效管理等近乎所有古堰水事管理事项,这些是研究我国中小流域灌区古代灌溉工程的宝贵实物文献。”李潮胜说。
“我们在全面摸排、收集、整理遗迹遗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水利博物馆、推进现场水文化展示工程等,为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重要载体。”李潮胜说。
朱荣慧介绍:“去年兴化水利文化馆建成,围绕垛田水利历史、文化和遗产保护,全景展示‘锅底洼’的地形、垛田的形式和五湖八荡七纵七横的水网特色,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垛田文化。”
同时,管理保护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崇义县出台对上堡梯田的管理保护制度,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设立保护区。眉山市也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遗产宣传教育体系、保障措施体系、文化挖掘及展示体系、利用与发展体系等,让千年古堰持续造福灌区人民、服务地方发展。
高占义建议,今后相关部门应着重摸清“家底”,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编制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利用的关系,探索长效管理运行机制,让古老的灌溉工程遗产持续焕发生机。
此外,专家建议,下足绣花功,深度挖掘灌溉工程遗产的工程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使之成为支撑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