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智享未来出行 问界M9护航天津夏季达沃斯豪华出行
日前,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正式开幕,全球精英汇聚于此,共商发展大计。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国际盛会中,百台问界M9作为大会接待用车,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为全球嘉宾提供全方位的接待保障。从前期的筹备到论坛期...
-
千人竞逐“红气球”,振东集团公益精神在晋中大地闪耀
5月25日,山西省高校新区(山西大学城)热闹非凡,2025“红气球挑战赛”(晋中站)在此鸣笛开赛。这场没有奖金的赛事,却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及山西大学城高校的一千余名选手踊跃参与,他们“一起红气球,快乐学急救”...
-
火热报名中!5月22日·北京亦庄,邀您共赴2025财能...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承压,地缘政治风险高企,AI等颠覆性技术正重塑各领域发展范式。亦庄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近年来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一大批优秀的CFO们以破局者之姿,不懈探索财务管理新模式。 为进一...
-
装修小白抄作业!2025瓷砖胶十大品牌谁是贴砖界的 ...
新房装修,防水工程无疑是重中之重。面对琳琅满目的瓷砖胶市场,不少业主陷入了选择困难症,尤其是“瓷砖胶十大品牌”的概念满天飞,让人既心动又疑惑。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剖析,带你走进“瓷砖胶十大品牌”的真实世界,...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财经
-
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才是长和港口业务未来营运者
来源:信报 长和(00001)天价出售港口业务,备受全球关注,坊间不断议论长和这次出售旗下80%港口业务予贝莱德为首财团的天价交易。 本报最近收到可靠消息,这宗交易得以谈成功,最关键的其实是TiL主席和MS...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更近,更融,更绿——国庆节假期探访“轨道上的长三角”
发布时间:2022/10/06 新闻 浏览:256
国庆节假期,随着出行的客流记者看到,从苏北到浙南,从皖西到沪上,一条条高铁纵横交错、绵延伸展,串联起长三角的江海城乡。在全国最为密集完善的高铁网覆盖下,“轨道上的长三角”让人们的生活贴得更近,产业更加融合互补,生态绿色为更多人所共享。
1小时生活圈
18分钟,是家与单位的距离。铁路南京站售票员华志鹏赶7时18分的G7032次列车从镇江往南京,每天几乎都是分秒不差。唯一一次错过高铁,是在七年前的除夕夜,下班太晚的他在火车站偶遇了一位同样错过高铁的女孩。如今,那位女孩已经成为他的妻子。华志鹏感慨,没有“轨道上的长三角”就没有他今天的工作与生活。
19分钟,是跨越省市的旅程。工作在上海的李纤把房子买在了江苏昆山,这并不妨碍她国庆节假期与朋友约着在静安寺逛街。每天高铁往返让她的双城生活更加便捷。与高铁同城化的速度相匹配,沪昆两地居民服务不断互通,让李纤工作生活更加安心。
30分钟,是回家的更多选择。利用假期,杭州客运段列车长潘勇坤在杭州西站坐G9274次列车,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回到老家湖州。9月22日新开通的合杭高铁湖杭段,让他多了一条回家的路线,也让长三角的轨道网越织越密。
1小时以内,是对未来生活的新期待。张家港市塘桥镇企业家朱卫国曾经很无奈:公司招聘外贸人才,工作地点写张家港,几年没人应聘。在苏州市区设了办事处不到一个月,人就入职了。预计将于明年通车的江苏南沿江铁路将让张家港融入南京和上海的“1小时生活圈”,更多长三角乃至全球的人才有望选择扎根这座江城。
十年来,“轨道上的长三角”不断缩短着人们在时空和心理上的距离。如今,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3万多公里,其中高铁6500多公里,陆域所有地级市都有动车通达。
产业随轨道延伸
国庆节前夕,高铁桐庐东站启用。假期里,周边的美丽乡村迎来大批游客,农家乐经营者章樟洪在采摘园里忙碌而愉快地说:“以前,我总要费劲告诉客人怎么来,现在我只要说‘桐庐东站下车很快就能到’。”
铁路为长三角乡村振兴带来机遇:穿越大别山区的合武铁路,吸引更多游客“进山”;京港和宁安高铁让皖西南的猪肉、酱牛肉“远走他乡”;徽州刀板香、金陵盐水鸭、徐州把子肉……一系列地方土特产成为主题餐厅的招牌菜,让富农产业链从车厢、车站延伸到长三角各个城市。
国庆节假期,在安徽芜湖西货场,数以百计的小汽车从尾门缓缓驶入火车车厢。货场有关负责人刘小飞说,这些特制的车厢每节能装9辆小汽车,将编入中欧(亚)班列,也发往上海、杭州等地。长三角产业链随着铁路轨道延伸:今年以来,中亚班列成为长三角货运班列的重要增长点。仅在江苏,南京等地利用中(国)老(挝)的铁路线把班列服务延伸到了缅甸、泰国等中南半岛地区,累计运送货物货值数亿元。
离湖州站不到10分钟车程,因唐诗而闻名的西塞山下,一个科学谷汇聚了一批科研平台和科创人才。这里正成为湖州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湖州市外国专家服务中心主任白桦说,当地借助高铁优势吸引更多科创人才在绿水青山间追逐梦想。
车在画中游
十月金秋,高铁列车沿着“长三角最绿边”宁杭线穿梭,明亮的车窗外闪过铁路两侧绵延不断的绿色——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
截至2021年底,长三角7960公里宜林铁路地段已覆绿7430公里,绿化率达93%以上。加上沿线城市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城乡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四季见美景”正成为长三角旅客的普遍体验。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徐瑞华表示,长三角以不到全国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发达的高铁网,每日近千对呼啸往来的高铁列车,正成为城市间最强的“黏合剂”,为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撑。
“轨道上的长三角”已然成为一个窗口。到2025年,长三角铁路网密度将达到每万平方公里507公里,将承托起这一世界级城市群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