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 同比增长58.9%
3月31日,赛力斯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创历史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6.21%;2024年公司经营活...
-
百人会论坛2025|赛力斯段伟:重塑增程技术新标杆...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京召开,重庆赛力斯凤凰智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段伟发表题为《新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实践——赛力斯超级增程系统》的主题演讲,系统阐释了增程技术的市场价值...
-
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双认证历史第一,问界M...
在3月20日公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以下简称“C-IASI”)评测结果中,问界M9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能,荣获G+/G+/G+/G超安全评级,成为历史参评车型中唯一获得G+/G+/G+/G最高等级的车型。 问界M9的安全性能...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家族营运并非美国公司
资料来源:大湾区青年报 “狂人”特朗普重返白宫不久,便翻“祖宗”旧帐,批评当年卡特总统将美国人出钱兴建的运河交回给巴拿马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同时频频提到中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甚至狂言要求...
-
长和港口将由意大利亿万富翁家族Aponte接手而非美...
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撰文:全宇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香港在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中一直扮演著举足轻重的角...
财经
-
兴安产安心选! 兴安盟“绿品出塞”系列消费帮扶进京...
借助内蒙古自治区“绿品出塞”消费帮扶金字招牌,依托产地仓—销地仓联动建设,针对北京市场销售端,为持续叫响擦亮“兴安产安心选”兴安盟农畜产品品牌,切实推广兴安盟生态农畜产品,自2024年9月份以来,...
-
2024 CFS专访米思米董事长徐少淳:AI赋能非标件制...
在7月26日圆满落幕的CFS 2024第十三届财经峰会暨Amazing 2024创新企业家节上,AI技术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成为了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米思米作为全球知名的工业零部件供应商受邀参加此次盛...
-
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发布
2024年7月25日,由招投标供应链品牌推介平台主办的2024(第七届)中国工程管道管材评价推介活动圆满结束,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工程管道管材综合实力供应商百强”榜单正式发布。 本次活动旨...
-
共建医美行业合规生态圈|华熙生物2024医疗美容机构...
6月26日,华熙生物润致「2024医疗美容机构合规增长运营会·北京站」顺利举行。华熙生物合规会旨在推动医美行业的合规化运营,确保医美机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健康发展。会议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医美...
-
利安人寿:党建引领助力美好生活 健康快车增色皖东...
近日,为迎接4月7日“世界卫生日”,利安人寿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四附院”)积极践行党建引领健康联盟合作协议,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安徽滁州涵博健康集团医院、中国铁塔集团滁州分...
北京地铁商业潜力仍待开掘
发布时间:2023/09/14 新闻 浏览:428
从2021年下半年起,北京地铁陆续开出百余家便利店,并尝试增加茶叶店、糕点铺等商业业态。但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这些设在地铁站厅层的店铺经营冷热不均,部分商家已关门停业。拥有日均1200多万人次超大客流的北京地铁,该如何挖掘商业潜力为乘客提供更多生活便利?
一批店铺已撤出地铁站
早上8点,6号线黄渠站迎来大批上班族,位于站厅层的罗森便利店,成为不少乘客的早餐补给站。
从黄渠站向西两站地,青年路站也是人来人往,但位于站厅层的便利店却大门紧闭。在5号线张自忠路站,D+便利店和京轻便利店均已闭店。7号线百子湾站人流量较大的B口附近曾有两家便利店,但现在,D+便利店大门紧闭,只剩京轻便利店。
这些便利店为何暂停营业?记者拨打北京地铁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回应称,D+便利店由于内部股权重组,对部分门店进行闭店调整;京轻便利店则是将部分零售店转为无人零售的方式。
记者注意到,从目前经营情况来看,地铁内的罗森便利店客流相对较高,店内网红进口零食占比较大,方便加热的精致盒饭品种也很丰富,吸引不少年轻人购买。京轻便利店的商品则多为普通传统零食,对地铁乘客吸引力较低。
除了便利店,北京地铁站此前还开设了茶叶店、糕点店、家庭环保品牌体验店等,但这些业态普遍遇冷。去年年底,北京地铁宣布新增7处家庭环保品牌体验店,其中有4处位于房山线的白盆窑站、花乡东桥站、首经贸站和东管头南站。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这4个站点的“净家科技”家庭环保体验店均已闭店。“印象里也就开了两个月,没什么顾客。”白盆窑站的地铁工作人员说。
在10号线北土城站和5号线雍和宫站,曾经开在站厅层的“地稻小店”半年前就已停业。5号线东单站和9号线丰台东大街站的茶叶店,也只剩“花茶二雨”的招牌。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分析,北京地铁商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需要专业化的运营能力,地铁在引入便利店和其他商业时,应充分评估企业的运营实力,而进驻商家也应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持续对服务进行优化。
地铁商业氛围待培育
不少地铁乘客感受到,北京地铁内的商业设施分布零星,吸引大家放慢脚步去消费的氛围严重不足,即便是有大量空间可投入商业经营的枢纽站也普遍空空荡荡。
作为3条地铁线路的换乘站,5号线宋家庄站每天都迎来大批乘客,记者11日傍晚走访看到,偌大的站厅层只有几台提供饮料的自助售货机。工作人员称,如果想买零食,只能出站后寻找外面的便利店。同样作为交通枢纽的地铁东直门站,虽然站厅层有大片闲置空间,也看不到便利店的踪影。
稍有“氛围感”的地铁商业出现在有站外经营空间的站点。走出8号线地铁奥林匹克公园站E口,会进入一条地下美食街,工作日晚上六点,街区内熙熙攘攘,最中间的是煎饼果子摊、早餐店和便利店,各类快餐店则沿通道向两侧延伸。正对地铁E出口的罗森便利店明显比其他地铁站的便利店更加热闹,多数顾客拿走一两瓶饮料、捎点小零食,转身再走到附近的餐馆里吃饭,这里的餐馆恰好弥补了便利店无座位的缺憾。
一位不愿具名的便利店企业负责人表示,北京地铁在规划时欠缺对商业的考虑,受车站结构设计所限,难以开设业态丰富的小店,只能在部分具备条件的站点重点挖掘商业潜力,将商业服务从地铁延伸到商厦和街区。
个性化消费需求难满足
在上海工作5年的郭女士上个月刚被公司派到北京工作,她发现,北京的地铁便利店在商品丰富度方面与上海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上海时,早餐基本都是在地铁便利店解决的,有包子、烧饼、热狗、豆浆、咖啡等很多种选择。”郭女士说,在北京地铁便利店内,她很难找到这些热食,只能用微波炉对三明治这类冷藏鲜食进行加热。
记者走访近20家北京地铁便利店看到,其商品构成主要包括冷藏鲜食、饮品、零食和日用品,热饮和热食非常少。由于车厢内无法进食,一些乘客选择在便利店食用。“经常有顾客热完食物找不到地方吃,我就把微波炉让出来给顾客当桌子。”有便利店的店员认为,公司应该为门店配备可供乘客吃喝的座椅。
赖阳认为,地铁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应充分融合,让人们既能体会到交通便利,也能感受商业便利,相关部门应对地铁商业经营提供更多支持,如放宽经营品类、提供更多空间用于摆放商业设施,促进商家实现长久稳定的经营。